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10-21包晗周莹陆秀梅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包晗 周莹 陆秀梅

【摘  要】目的:探究重症烧伤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94例重症烧伤患者都来自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这一期间,并随机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比组下加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比对比组高(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64%,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38.30%(P<0.05);对比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98%,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95.75%(P<0.05)。结论:重症烧伤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机体所需能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重症烧伤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199-02

重症烧伤患者通常会合并一定并发症,如低蛋白与感染等,病情危重,致残率与致死率都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1]。临床实践显示:重症烧伤患者搶救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2]。现对重症烧伤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94例重症烧伤患者都来自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这一期间,并随机分为2组,对比组47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2.76±11.54)岁。实验组47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33~54岁,平均年龄(42.53±11.34)岁。两组患者在平均性别等资料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可比较。

1.2方法

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如建立静脉通道与体表创面创伤及时清理等;实验组在对比组下加用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如下:首先,输液干预:护理人员在无菌状态下开展输液治疗,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感染等;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予以输液处理,促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进一步提高,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其次,营养干预:重症烧伤患者由于流失较多体液,极易出现较多严重并发症,极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在急救过程中需供给患者大量营养能量,使患者创面恢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肠外营养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药物浓度与配药顺序充分注意,采用含脂肪乳的药物时,需采用中心静脉推入的方式。肠内营养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根据医嘱在规范时间内输入患者的胃肠道内,输入时保证匀速,并做好加温处理,直至患者病情好转后,为了使患者的消化与吸收能力显著提高,可抬高患者头部15~30度;最后,心理干预:重症烧伤患者由于体表皮肤受到严重破坏,患者很容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充分理解患者,用适合的方式交流,对其内心想法充分掌握,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家属多陪伴与安慰患者,将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消除,进而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1.3观察指标[3]

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包括感染、腹泻、呕吐以及胃滞留等)以及护理满意度(按照问卷调查的方式评定,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个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如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用()表示,检验用t,计数资料如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用%表示,检验用X2,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

如表1: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比对比组高(P<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如表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64%,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38.30%(P<0.05)。

2.3护理满意度

如表3:对比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98%,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95.75%(P<0.05)。

3 讨论

重症烧伤患者是一种高危重症,很容易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呼吸道损伤以及感染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会致使患者的病情恶化,还可能导致死亡。快速科学的输液是抢救重症烧伤患者的重要操作,但患者受到大面积烧伤后,破坏了大量静脉,能够建立的静脉通道相对较少,重症烧伤患者输液需求量较大,为临床抢救工作带来严峻挑战[4]。重症烧伤患者由于体液流失量较大,急救过程中需补充大量营养能量,使患者创面恢复需求得到满足,而单纯借助常规饮食对患者的营养需求很难满足。这时,护理人员采用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肠外营养过程中,护理人员如果操作失误,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感染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护理质量的高低,对重症烧伤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直接影响[5]。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借助输液干预、营养干预、心理干预等措施,可使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使患者所需营养能量及时补充,促使患者并发生的出现明显减少[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比对比组高;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64%,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38.30%;对比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98%,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95.7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重症烧伤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机体所需能量得到显著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秋香,冯群,马军霞.临床护理路径在烧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321-322.

[2]   黎淑娟.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163-164.

[3]   高利娟,刘义娟,高巧妮.临床护理路径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7):779-780.

[4]   许亚萍.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1):2795-2796.

[5]   王辉.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36-236.

[6]   王淑杰.针对重症烧伤患者开展路径联合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3):145+148.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