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落实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2019-10-21王应森
王应森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师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往往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是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不强。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呢?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学;议论;引导;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22-01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我就谈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自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促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八年级的学生通常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系统化,并在其间得到经验,通过已有经验去感知新事物。正是通过已有“经验”,学生才能经历知识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得到新的经验。比如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寻找三角形形状并且总结其特点。在课堂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去拼接三角形,利用孩子爱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积极思考、大胆表现的机会,从实践中获取学习经验,课上再由教师讲解、总结规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议论——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获得教学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四个特点:
2.1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在四年级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节课中我们可以借助不同样式的情境,问学生:“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这些看似比较随意的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一个问题利于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教师可以较好的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情况有更好地了解,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
2.2问题要有层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在七年级《有理数》这一章课程中,教师对问题设计应有层次,不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1)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2)正数与负数以什么为界划分?(3)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正数与负数?(4)我们学习过多少种数了?(5)正负数与有理数是什么关系?等等问题循序渐进,有坡度。随着“渐进的问题阶梯”,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的发展,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在学生教老师、学生教学生操作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2.3问题应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问题对于不同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不同,少数学生可能会有认识,但又不善于表达。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再问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真正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总之,恰当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3.引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以初中生来说,他们情绪不稳定,甚至一次考试的失利都会让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希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感兴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一堂课中,老师可以借助课件形成过程,出示,让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走进每一堂课的世界里,对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发学生想了解知识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于游戏中,使学生在玩的过程巩固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其次,用好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这节课教材特别注意选取了生动有趣、密切联系情景作为教学主题图。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发挥教学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由观察,逐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怎样用,并用好自学——议论——引導,才会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兴萍.“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施中引发的思考[J].学周刊,2018(26).
[2]赵辉.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学习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