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

2019-10-21周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教育方法

周阳

摘  要:相较于一般孩子而言,孤儿是一种特殊的人群。孤儿的父母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而遭遇不幸,因而抚养孤儿成长的多是福利院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家,他们无法享受到一般家庭所带来的温暖,在学校这种小范围的环境也常常表现出厌学的状态,也不爱与他人交流。本文通过对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对于针对孤儿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孤儿学生;心理特点;教育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孤儿教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工程。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孤儿在我国存在的数量较多。针对孤儿学生的教育关系着他们将来的命运,也关系着我国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与孤儿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了解孤儿的心理状态,明白孤儿的所思所求,通过努力给予孤儿学生更多的帮助,让孤儿也能够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一、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拥有较强的自卑心理

孤儿出生时也是生活在健康的家庭中,拥有健康的双亲,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本应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之间失去双亲,年幼的孤儿学生无法承受这种沉重的打击,无法接受现实。同时,在学校这种较小范围的环境中,孤儿学生依旧是一种存在较小的群体,他们经常将自己与周围拥有健康家庭关系的学生作对比,常常会产生“不完整”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他们悲观厌世,不仅对学习失去兴趣,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对生活失去希望,从而产生轻声的念头。

(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很多孤儿学生由于失去双亲,性格也渐渐变得独立起来,不愿意与新的监护人和教师进行沟通,常常将心里很多悲观的想法藏在心里,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兴趣。长久以往,孤儿学生会越发认为自己不同于普通人,在社会交往中无法估计他人的情绪,也不能根据实际的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

(三)缺乏安全感

对于失去双亲的孤儿学生,他们往往生活在福利院或者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家。抚养家庭的环境往往使孤儿产生更加孤独的心理,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寄人篱下”的,不能对福利院的老师和具有血缘关系的抚养家庭产生依赖。因此,他们具有更加牢固的防御机制和保护机制,在交往活动中也常常以自我意识为主。

(四)与异性交往比同龄人较早

孤儿学生失去双亲,需要比同龄人面对更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尚没有生存能力的孤儿学生往往無所适从,因而会对亲密的关系产生渴望,因此比同龄人过早地希望从异性的关系中寻找寄托。然而,由于他们本身的心理和生理条件不够成熟,无法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处理异性间的关系。当异性关系不顺利时,就可能作出过激的行为,随心所欲地进行滥交,最终影响自身的学习。

(五)容易冲动

相较于一般家庭的孩子,失去双亲的孤儿学生往往不受抚养家庭的教育和引导,对自己持任性和放纵的态度,在交往过程中无法约束自己的言行,也不考虑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他们往往认为无法借助外界力量保护自己,也无法接受外界的关心,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够保护自己。

二、孤儿的教育方法

(一)多与孤儿进行交流

孤儿学生的不自信心理,难以相信他人的心理,都是孤儿与他人长期缺乏交流造成的。孤儿学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但是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主动与孤儿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受过专业的训练,能够针对每一位孤儿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教授他们正确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重新建立亲密的关系,使孤儿学生能够对抚养家庭产生依靠心理,能够在学校和抚养家庭中感受到温馨和幸福。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孤儿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和交流,鼓励学生用于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在学校日常的交往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帮助和关爱孤儿学生,让孤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周围同学的关心,帮助孤儿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此外,教师和孤儿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不应该以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去与孤儿学生进行交流,需要充分挖掘孤儿学生的其他优点,减轻孤儿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多帮助孤儿学生

相较于普通的儿童,孤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困难。孤儿由于自卑和自闭的心理常常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在课后也无法获得父母的辅导,因而在学习中具有更多困难。教师需要多多伸出援助之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多帮助他们,多多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三)集中统计和管理孤儿学生

孤儿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因而需要学校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管理他们。当孤儿进入学校时,学校的教研组首先需要对孤儿学生进行统计,对孤儿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以及行为习惯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且时刻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和评测,准确预估在下阶段孤儿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状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指标,对孤儿学生建立和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此外,教师还需要特别关注孤儿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孤儿学生的抚养家庭进行定期的交流,及时针对孤儿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和思想状况与监护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基本情况,完善孤儿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整对孤儿学生的下一阶段的管理。

(四)委派心理咨询教师进行引导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学校还可以安排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孤儿进行心理上的引导,让孤儿能够尽快适应新家庭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尽快地走出失去双亲的阴霾。在于孤儿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信任是最基础的,因而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耐心,与他们建立更加牢固的信任关系,为他们当下的现实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孤儿学生是特殊的群体。针对孤儿学生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和引导。特别是相关教师和抚养家庭的监护人,需要培养孤儿学生正确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袁国,程静,贾丽彬.孤儿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6).

[2]刘子星.孤儿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7(16).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教育方法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