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9-10-21伍明浩

科学与信息化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改革

伍明浩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应的人才需求也不断扩大。我国在中职教育中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的培养正处在逐步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教学改革正在努力尝试。本文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目前,汽车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对汽车专业相关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及复杂,而且对应的学生特点也各不相同,这对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推动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方面的人才对于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1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该教学发展进程中,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学生学习的兴趣度不高、教师职业素养不够、教学设备落后、校企合作表面化现象严重等,都严重制约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育的发展。为更好地研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推动我国汽车行业人才的培养,下面对目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1.1 学生学习的兴趣度不高

中职学生不同于一些本科院校的学生,其对学习的兴趣度整体来看不是很高。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方面,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还需着重考虑。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对整个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具有重要的影响的。中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偏向于混日子,因而在兴趣度提高方面,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还需要加强重视程度。

1.2 教师职业素养不够

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由于中职教师的审批流程没有高等院校那么严格,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不是很高,从而导致了部分教师在职业素养方面严重不匹配教学任务,对学生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教师职业素养不够是目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1]。

1.3 教学设备落后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其他一些文科专业不同,其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在实践操作方面有着很高的需求度。由于一些中职院校在教学设备方面一直没有进行更新优化,导致设备严重落后,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后期对于中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的教学设备应当加强更新或者优化。

1.4 校企合作表面化情况严重

校企合作是近几年中职学校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这样实践操作要求很高的专业。校企合作表面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参与度很少,学生参与企业实践训练教学的机会很少,校企合作教学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教学行动的开展,这严重制约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

2 必要性研究

2.1 有助于推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合理建议,对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教学改革往往需要受到相关方面的各层重视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对于教学改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

2.2 有助于提高我国中职教育的教学效果

中职学生由于对学习的兴趣并不高,中职教学很难有效地开展,因而加强对中职汽车运用为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对于学生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提高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

2.3 有助于推动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职业的素养要求很高。推动该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对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利于学生人生职业道路的发展[3]。

3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3.1 转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的僵化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十分巨大,尤其是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群学习兴趣本就不高的群体。因而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应当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探讨相关专业的问题,并且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作为配合,这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3.2 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训

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训是提升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師专业课程培训,并且辅之相关的考评制度,推动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进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

3.3 推进教学设备的优化改进

教学设备的优化改进需要中职学校在该专业设备方面加大投入,对一些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替代,对一些使用不正常的设备进行优化处理,对一些跟不上时代发展以及教学进步要求的设备进行淘汰处理。总之,推进教学设备的优化改进对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5]。

4 结束语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加快推进相关教学改革方案的落实,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成果,对于中职学生的人生职业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而,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设备落后问题、教师职业素养不高问题等,应当加快相关策略的提出与实施,推动汽车运用与维修教育的进步,为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涛生.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11):67.

[2] 姚明奇.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基于复合型汽修人才培养的视角[J].科技风,2018,(32):58.

[3] 刘晓爽.浅谈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J].职业,2018,(27):47-48.

[4] 康瑞.对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8,(17):73.

[5] 李丽.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08):104-105.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