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高中体育教学

2019-10-21瞿万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课高中生

瞿万林

摘 要:体育教育是高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基础,也是养成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关键。高中体育教学作为体育与教育的交集,应该基于国家相关体育政策以及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于世纪之交正式开始,新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实现全面的创新。基于此,笔者针对《试论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一题的讨论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法

一、透视传统高中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推行多年,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忽视了对高中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由于体育课不是升学考试中的科目,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对于体育课的重视不足,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学生体育课出现逃课或者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请假。基于上述种种原因,高中体育教育开展已经实属不易,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2.体育教学方式不够科学

目前,由于学校教学管理者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部分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不能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深化分析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所在,在教学中不能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价值诉求安排合适的训练项目,甚至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都让学生自由安排体育课的时间,使得课时本就较少的体育课没有有效地利用起来,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高中体育教育实际上是有效减压的过程,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基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利用有限的时间,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能够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训练项目。

3.体育教学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新课标要求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项目技能,更要使得学生充分认识体育精神,并能够将体育精神有效地应用到学习生活当中去,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极少有高中生能够清晰地描述出体育精神,这主要是由于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体育精神有效地渗透,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根本职能与本质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课程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高中生处于身心同步成长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学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现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足。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是学生对具體训练项目的掌握情况,极少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高中体育教育减压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策略

1.转变教学思想

面对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若想实现教学思路的创新,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全新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所以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学习、认真落实国家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在其指导下开展创新的体育教学,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知识、技能与精神品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分析体育学科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体育项目基本技能的同时,了解体育精神,通过有效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课具有开放性、竞技性与趣味性等特征,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更容易渗透一些德育的内容,使得德育教育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体育明星的艰苦训练历程,将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传达给高中生;体育项目中很多都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相互之间的配合,如篮球、足球等项目都是如此,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集中将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渗透到其中,讲解一些战术配合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合作的意义,进而将体育与德育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同气连枝的发展态势。

2.新课改视野中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1)创新教学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是组织实施教学的基础,所以新课改背景下,若想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应该实现教学方案的创新。在新课改下,全新的体育教学方案要以新的教学标准为基点、为要求,并在教学方案中贯彻其精神,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其养成持续性运动的良好习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打造新型的、良好的教学氛围,并身体力行,让自己随时处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以此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好处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激情和斗志,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及时开导学生并利用体育运动来帮助学生发泄不快,帮助其塑造积极的心态。

(2)创新教学手段

为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基于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利于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化了解体育精神。例如,在乒乓球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要求学生寻找一名合作伙伴,在对打的练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新时期教学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也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例如,篮球教学中,对于一些不能讲述清楚的技巧,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直观地了解篮球运动的相关技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是深化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是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需要,是有效培养学生健身习惯以及坚韧品质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使广大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新课改背景下实现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深刻理解与认知新课改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整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全面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与输送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世亮.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才智,2017(22).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课高中生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精神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