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
2019-10-21张雄仕
张雄仕
摘 要:素质教育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小说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较为常见的文体,其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多样化形象,还有主题的潜蕴性特点。以情境教学的方式推进小说阅读学习,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更将提高其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其积极地涉猎更多文学作品。基于此,笔者立足于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关于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一、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授课理念陈旧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说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中不仅有情节曲折的故事,还有众多鲜活的人物,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人生道理。这就需要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具有一定的技巧,能够透过完整的故事、环境描写以及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去总结思考,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但很多教师还是以粗略浏览的阅读方式,再以自己通俗的理解将小说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教授给学生[1]。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是自身思维的局限性,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另外在处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时,没有注重细节的表现,让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到小说的情节中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
在教学中,教师理念守旧,让学生在概览阅读后就去分析故事的发展顺序、人物的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等,使阅读成为沉重的任务,学生难以体会阅读的真正意义。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阅读中,以教师的主动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情感体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发展。
2.教学目标的狭窄化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了教育应面向全体。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教师往往存在一定的“偏爱”心理,只注重对语文学习水平中等以上学生培养,使得教育出现了严重不平衡、不公正的现象。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大部分教师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将课文进行简单的分析后就抽取学生来回答文章表达的主题,并采用简单的提问,如“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不仅忽视了小说中波澜起伏的情节探讨,使阅读课变得索然无味,在提问中也是注重中等以上学生的阅读进度,缺乏对后进生的关注[2]。
3.教学方式单一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往往套用了定式的教授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做笔记。例如:在《变色龙》阅读中,教师只抓住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却忽视了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是当时社会上皆有的关键点。这种固定老套的公式阅读教学法,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使学生的阅读只流于表面,让小说阅读非常的机械化。
二、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鉴于当前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即阅读教学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展开情境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其阅读感受,丰富小说阅读学习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中学生小说阅读学习的有效性。
1.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用声音、图片、视频的生动形式创设出情境,达到再现小说故事的情节,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教师要注意情景交融,让学生能够进入到所创设的氛围中。这种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积极性,启迪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3]。
2.情境教学法的功能
情境教学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熏陶功能和暗示功能。前者是指给学生以思想收益等产生良好影响为目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摒弃了教育中产生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以便学生更有效地调节和适应所学知识。后者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作用,这些影响可以被人所感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因而,人之所以会受到环境的教育,就是因为人有可暗示性,这是一种本能。
3.情境教学法具体运用
(1)角色扮演。初中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与能动性,教师可以以此为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演戏,还原小说中的故事发展和人物生活习性,充分發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实现实践与学习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做好组织者的工作;(2)注重把握扮演者的语言特色;(3)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
(2)有效沟通。在教学阅读课时,教师要注意语言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性,对文中的角色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语言表达准确,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融入到小说的情节中。在课堂上,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能够敢于展示,勇于表达。
(3)实物讲解。为了促进学生形成深刻的阅读印象,语文教师要注重实物演示的教学活动过程。课堂演示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建起现实与书中的桥梁,从而更好地从不同角度观察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作者生活的形态。
三、结语
总之,新时期为语文教学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给予其充分的自主阅读空间;另一方面,应不断进行教学尝试,以有效的教学引导,立足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展开生动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提升小说阅读教学效率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祖利,浅论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技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2):31-32.
[2]吕宏伟,内蕴深邃,微言大义—试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模式[J].时代教育,2015(2):217.
[3]王琴,图文并茂解情境讲练结合品内涵—浅谈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J].语文学刊,2015(19):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