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幼儿园
2019-10-21乔爱丽
乔爱丽
一、案例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孩子是否能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幼儿园是不是能够每天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膳食。
爱吃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物质丰富的今天,许许多多从国外流入的美食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市场,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对自己家乡小吃重拾兴趣呢?
带着这一问题,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我园教研组成立了以《当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与幼儿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为主题的课题小组,在为幼儿搭配每周膳食时加入了具有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食物,这不仅让孩子们品尝了美食,更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活动实录与分析
在民族小吃《菠萝饭》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活动前一周,便布置小任务,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探索食物的制作方法。
活动一:发现《菠萝饭》的食材
星期五,请厨房工作人员制作了菠萝饭,接着分装在小碗里,拿到大二班活动室,很多小朋友都已经闻到了菠萝的香气,于是一连串的问题来了——
“老师老师,我闻到了菠萝的味道。”
“老师老师,我闻到了糯米的味道。”
这时,嘉俊小朋友一副“博学天下”的样子,大声说道:“你们知道什么?这是菠萝饭,饭店里是用菠萝皮装着的,超级好吃。”
听到嘉俊这么一说,所有小朋友恍然大悟,纷纷伸长脖子,舔着嘴皮,望着桌上的食物垂涎三尺。
“咦,这个饭怎么是黑色的?”眼尖的心怡发现了菠萝饭的一个特点。
听到后,我并没有立刻解答,而是笑问:“黑色的饭你们见过吗?吃过吗?”
“吃过!”小峰立刻跳起来,“大菜街有傣族咩八(傣语“大妈”的意思)卖着的,还可以放白糖。”
“我也吃过……”
“我也吃过……”
……
看来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全部在菠萝饭上了。这时,我请值日生把饭分发给小朋友,并说道:“老师今天就请小朋友品尝这种好吃的饭,但是,有任务哦。”我扬了扬手上的方形白纸,接着说:“我要请小朋友们品尝,并且将你吃到的食物材料画在纸上。”
语音一落,孩子们立刻认真品尝起来,个个一副“美食达人”的样子,对菠萝饭中的每一种食材都细细品尝。
解析:虽然在我看来,菠萝饭是一道很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民族菜,因此这个价值要由幼儿自己去发现,如果是由教师直接出示食材,那就会失去探索的意义。在“发现食材”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线者,如《钱理群教育讲演录》中的描述:“牵着孩子们的手,把他们引导到这些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后,就悄悄地离开,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在一起心贴心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活动二:记录材料
原本以为孩子们在记录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不会画、不知道名字等,可事实上,我确是是低估了他们的认知能力。我暂时忍住进一步干涉的动作,选择了在一旁静静观察。
“老师……”一声轻微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声音的主人是雅馨,性格非常内向,平时话不多,很少与人交流,我上前问道:“怎么了雅馨?需要帮助吗?”
雅馨摇摇头,接着又点点头,轻声说:“老师,我不知道这个淡绿色的东西是什么,但我吃过,跟妈妈去买过,我能不能画跟妈妈买东西的商店?”
我笑笑,说:“恩,这个想法不错。”
得到认可后,雅馨高兴地拿起笔,认真的画起来。
“老师,我会写‘米字,是乔米的名字。”嘉俊自豪的说。
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非常棒。”
孩子们尝试在纸上用图画、符号、文字仿写等方法认真的记录着。很长时间,幼儿都不愿停下来,生怕遗漏了什么食材似的。
解析:到了大班,幼儿对识字和书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记录食材吸引他们的原因。在这一环节,我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探索的机会,让他们以涂鸦、图画、像字非字的符号、接近正确的字等形式进行记录。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探究兴趣,先让幼儿品尝,然后可以与同伴小声讨论,之后再做记录,打破了常规的“教与学”的教育模式,这样追随幼儿兴趣、借力同伴经验的活动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活动三:分享食材
原本以为活动会很快结束,没想到,孩子们一直在不断品尝,不断修改手稿。接下来的活动,我请幼儿共同分享探究结果。
“老师,我知道菠萝饭里有糯米和葡萄干。”嘉俊率先说道。
“有两种颜色的糯米。”依依补充道。
“还有淡绿色的萝卜干。”
“不是萝卜干,是梨。”
“不是梨,是苹果条”
“等等!”我打住了小朋友们的唇枪舌战,抓住问题的关键,用筷子夹起一根淡绿色的食物,展示在孩子们面前,问:“你们刚才说的萝卜条、梨条、苹果条是这个吗?”
孩子们点点头,都坚持自己的答案。
“那好吧,老师觉得我们可以带着我们的食材和问题,回去跟爸爸妈妈共同验证,可以试试做出来的味道是不是跟今天品尝的一样。”
不知不觉到了放学的时间,与往常一样,我站在门口与每个小朋友说再见,不同的是,每个孩子出门的第一句话都是:“我们有小任务……”
解析:在孩子们争论“淡绿色”果条是什么的时候,我并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因为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追求答案的心,经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的答案,才是最甜的。
听着好奇心极强的孩子在活动室门口就开始与家长讨论,我真的很感动,爱孩子,不是给予他想要的,满足一切要求,而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多的陪伴和关心。
三、自我反思及感悟
1.教育理念
对于本次活动,我始终坚持的观点是:幼儿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在与同伴合作、与家长共同实践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新经验,获得新发展。
2.设计思路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符合《指南》精神,让幼兒通过尝一尝、画一画、做一做、讲一讲等多种途径进行操作,从而获得多种经验。
3.成就感。
当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加入,使孩子们对家乡的了解更多、更全面。教研组的老师们自发自觉融入到活动的策划、实施中。每一个活动的圆满结束都提升了教师成就感,使老师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锦上添花,激励着我们勇攀每一座学前教育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