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计划”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2019-10-21于晓秋野金花高德宝郎迪

高教学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于晓秋 野金花 高德宝 郎迪

摘  要:针对大数据时代各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为例,文章从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现状,构建“三位一体”的卓越创新创业的培养方案、运行机理模型和主要培养模式,最后给出推进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培养强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3-0031-03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urgent need for innovative tal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aking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builds the training program, operational mechanism model and main training mode of "three in one" for excellenc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direction. Finally, the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other aspec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strong innovation ability.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ivation mode; promoting mechanism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业迫切需求创新型人才。教育部提出“卓越计划”,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同时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且是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基于“卓越計划”具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点。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企业家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实现形式,创新作为创业的基础与起点,创新教育的质量决定创业教育的质量基础[2]。确定实施“卓越计划”,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计划”、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但在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现有的专业教育难以满足企业所需大数据信息处理人才,急需校企业协同合作共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和创新能力强的卓越创新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后简称信计专业)是一个数学专业,融合了多学科,为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算机为工具,以算法编程、科学计算和数学建模能力强为特色,将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面对大数据时代企业急需的大数据信息人才,这正是能体现和发挥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信计专业为例,依托社会需求、行业和专业标准,研究如何把“卓越计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以后简称“卓越创新人才”)与高校人才培养相融合,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3]。

一、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指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数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适应数学与技术发展需要,更新知识。能够从事科学技术,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领域的科学研究,从事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的工作。同时各学校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在对国家或地区数学专业学生的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特点,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元化人才[4]。

(二)专业培养方向

根据上面的信计专业国家培养标准,前提考虑开设信计专业的高校都通过了专业审核评估。于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信计专业的培养方向,了解专业的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况。2018年10月组织我校信计专业学生对开设信计专业的472所全国高校专业简介信息进行了网上调研,主要针对各高校信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进行分析,调研统计出结果确定:1. 信计人才培养类型大致分布为50%专门型人才,26%应用型人才,24%复合型人才。2. 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大致分布为74%应用数学,33%计算数学,44%信息处理,84%大数据方向等,其中大数据方向还很不成熟,大部分是限于开设了基本课程和实践计划,但在实践内容和校企对接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再有就是基本上每个学校信计专业都有2-3个培养方向。

结合信计专业的国家培养标准和要求,以及信计专业培养方向调研结果可知,信计专业培养类型多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同时培养方向也体现了多学科融合的特点,特别能体现数学理论方法为基础,计算机算法编程为工具,结果显示:1. 有84%选择了大数据方向,这充分说明了高校针对社会对大数据人才需求已经做了快速的反应,IT等行业企业需求影响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这正是符合“卓越计划”中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的培养过程的要求。2. 有74%选择了应用数学方向,这充分说明了高校重视理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符合“卓越计划”的要求。加强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

二、信计专业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三位一体”的培养卓越创新人才内涵

以我校为例介绍。结合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发挥学校和企业优势,建设“知识转播、技能训练、思维开发”的三位一体的多方联动协同培养模式。贯彻“四年不断线,逐步提高”的教育思想,联合制定符合阶段培养目标的实训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促使教学、生产、服务和科研的有机融合,实现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5]。

(二)“三位一体”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四年不断线,逐步提高”的教育思想,构建“知识传播、技能训练、思维开发”的三位一体多方联动协同的培养模式,是符合教育基本规律,实现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基本要求。

在信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上体现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一般采取“模块和平台”模式,具体有通识必修和选修课,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必修和选修课模块,实践必修教学。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以必修课程形式设置在通识课中,实现学生在理念上落实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开拓思维。基础知识在大学一二年级,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集中在三四年级,分方向培养具体体现在三四年级的课程设置,技能培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课内与课外,循序渐进、四年不间断的技能培训体系。它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综合和创新,涵盖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6],具体技能培训的分层设计,见图1。

基于前面信计专业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10多年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建立“三位一体”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理模型,见图2。

由图2可知,学生在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处于最高地位,高校各部门处于中心服务地位,政府支持处于底层保障作用,而教师、企业(高校)及校各部门处于中间桥梁地位,在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主要作用。分析图2中各主体的关系,总结出“三位一体”的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1. 校内跨学科或部门建平台模式

它指的是大学内各部门或学科的突破,以及跨學科或部门的创新和创业平台的建立。该研究是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方法和基础。

2. 校外借助政府政策建平台模式

它指的是大学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和财政支持以及国家创新和发展战略的作用。建立学校和政府的卓越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学校以国家、社会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3. 校外联合企业签协议模式

它指的是大学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通过签订协议,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建设高效能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实践环节培养,专门化知识教育,实施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化训练。

三、信计专业“三位一体”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机制

(一)政府和学校各部门明确卓越、创新和创业的理念

使全校师生明确卓越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各主体需要建立稳定的连锁关系。通过共同投入和资源共享,才能实现卓越和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达到各主体共赢。说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理念的落实,需要政府和校院各部门的共同推动。

(二)政府、学校和企业部门签订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的协议

使学校、政府和企业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协调各方利益,确保人员和知识等资源的共享,实现创新和创业的卓越目标。说明建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相关制度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部门的共同推进,做到责任分担,利益共享。

(三)政策支持是卓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关键

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部门的共同推进。例如参加学科竞赛学校提供参赛费、教师讲课费和学生获创新学分等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学生提高创新能力。还有校企“3+1”联合培养中的学分置换和毕业设计指导等,企业支持学校的培养要求。

四、结束语

信计专业面对大数据时代对卓越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依据专业培养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调整融入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和思维的培养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建立符合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运行机理的培养模式是积极有效的,最后强调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推进机制是前面所有研究内容的实施保障,是推进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鹏,陈国晶,赵存有.“卓越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7(4):148-149.

[2]翟杰全,张敏.大学的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6-8.

[3]王乐新,朱焕,范慧玲,等.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6(9):4-6.

[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下册)[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8.

[5]于晓秋,周晓晶,侯杰,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推进机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9):31-33.

[6]于晓秋,何东,张宏礼.农业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优化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3):79-81.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