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村落历史文化景观的传承策略研究

2019-10-21彭烁

建筑与装饰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古村落

彭烁

摘 要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次次城市化的浪潮淹没了一些原有的古村落。本文将以河北省地区古村落景观和民俗文化的关系作为研究起点,分析当前河北省沙河市渐凹村民俗文化景观保护和传承中面临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历史文化景观的活化传承策略。

关键词 古村落;历史文化景观;传承策略

古村落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和社会结构基础上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的载体,是很多年来人类发展的见证[1]。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村落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当代值得探索的一个前沿话题。

1研究古村落历史文化景观的意义

1.1 增强古村落的保护意识

现今,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越来越多的古村落的原有风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修复方式反而会让原有的古村风貌荡然无存。

1.2 修复现有景观模式中存在的漏洞

文化景观遗产是一个古村落的精神核心,是其延续千年而不衰的动力。许多村落缺乏对于所处环境的正确认知,盲目羡慕城市,导致村落景观千篇一律。本文希望通过挖掘传统村落景观营造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解决古村落的现存问题,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村落景观的文化与价值。

1.3 提出古村落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通过调研走访,总结古村落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结合现代景观的专业视野,对渐凹村传统文化资源与自然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在征求当地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古村落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

2渐凹村景观文脉概况

2.1 渐凹村整体景观布局

渐凹村位于太行山的腹地,是太行山附近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村庄依山就势,该地历史文化建筑数量巨大,且富有当地独特的特色,是太行附近典型的民居代表[2]。

2.2 物质文化遗产

村庄建成之初呈龙头状,庙宇众多,居民宅舍为围墙。村庄内现有石板街多条,为村落建成至今遗留较好的传统街道。村内重要的建筑、构筑物主要有古戏楼、奶奶庙、观音堂、龙王庙、三步井、杨仙庙等。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匹缯布(太行土布)、刺绣工艺、剪纸、平调。现渐凹村仍有平调剧团,春节期间仍在表演。

3渐凹村保护与传承策略

3.1 物质文化遗产整治

(1)濒危建筑抢救与修缮。对于建筑的保护和规划主要是针对核心区的质量一般、存在轻微或者一定破损的建筑进行修复,并在修复后还要突出当地独有的建筑特色;并对当地和原始建筑风格不一致的建筑进行重新整治,使其建筑风格统一。

(2)传统建筑的建档。在保护规划中应对当地传统特色的历史建筑建立档案,客观真实的记录当地建筑的年代、破损程度等等,完善档案记录,并且要对每处的建议历史建筑外标明特殊保护标志。

(3)街巷保护与改造。石板路为村落内部主要的道路,对破坏严重的道路要修缮恢复,并且加以照明路灯,以改善当地的村落环境。

(4)生态环境整治。整治村落原始生态环境,沿主路设置垃圾箱,对传统街巷两侧沿街的厕所进行集中整治,并且结合当地建筑特色,对周围进行合理景观设计,对村落古树进行挂牌保护,并登记核心保护区树龄超过百年的老树。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对当地的刺绣工艺、织四匹缯布、剪纸、平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采取积极保护措施。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避免商业开发造成破坏,保持文化的真实性[3]。

完善非物質文化遗产的调查与记录:

通过当地走访调查,搜集并记录渐凹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尽资料,采用文本与影像同时记录的方式,为渐凹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续保护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持。

(1)调查走访民间艺术家及艺术遗留,记录在册。

(2)对渐凹剪纸民间艺术家进行采访,并对各种剪纸样板及剪纸方式、颜色配比等进行记录。

(3)对织四匹缯布、刺绣的流程及花色、品种等相关技艺进行记录。

(4)平调艺术的挖掘整理,整理传统剧目。恢复渐凹评剧团演出,对传统经典剧目和名段唱腔进行录音、录像抢救工作,并拷贝成多种形式的载体加以永久保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落地保护:

(1)对剪纸、织四匹缯布、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地保护,建立民俗文化展馆,完善民间艺术陈列室的运作体系,强化陈列室的艺术展览、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以及对外宣传的功能。

(2)结合村落古戏台的修缮,恢复平调表演场地,将平调表演和村庄旅游开发相结合。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可以借助专题宣传、新闻出版、广告、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文化空间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展示,扩大当地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此外,将织匹缯布、刺绣、剪纸等艺术开发成商品,向外传播。

4结束语

本文以河北省沙河市渐凹村为例,对当今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归纳,以期改善当地村民生活质量,实现传统村落长久的动态传承,悠悠古村也必将在向世人展示其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风貌的同时,也将其优秀的地方文化传播并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张文静.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J].中国民族,2011,(4):58-59.

[2] 袁雪峰,戴杰,李静.河北太行山区古村落民居的特点与价值[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6):91-95.

[3] 王军围,唐晓岚.苏南古村落民俗文化景观传承策略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0):104-106.

猜你喜欢

古村落
如何提升古村落游客旅游体验
旅游视域下古村落文化研究综述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地域文化的古村落景观研究
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中部旅游对古村落景观保护与开发
拽住老旧温润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