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报告
2019-10-21韩凡莉
韩凡莉
摘 要:马铃薯是位列水稻、小麦及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相较于其他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较强,能够广泛种植,因而成为贫困地区促进粮食生产和脱贫致富的优势农作物。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14%,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以及淀粉加工基地,由于有限的农耕面积和马铃薯集约化生产,连作种植越来越广泛。长期连作会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生物学环境恶化、养分比例失调,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因此,探索如何有效减轻马铃薯连作障碍,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已迫在眉睫。基于此,主要对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庄浪县马铃薯种植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模式;试验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3-0046-01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试验实施地点在南湖农技区域站,针对甘肃省庄浪县马铃薯大田的生产现状,将藜麦和玉米作为轮作作物用于马铃薯连作的调控措施,通过测定马铃薯根际土壤与根系生理的相关指标,探究轮作藜麦、玉米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减轻马铃薯连作障碍、筛选较好的轮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
1 试验目的
在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栽培条件下,研究绿色环保及长久健康发展的种植模式,为庄浪县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2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设计,1次重复,大区面积105.6m2(16m×6.6m),共设4个处理,即处理1黑色全膜平铺模式;处理2黑色全膜垄上微沟模式;处理3黑色全膜垄播模式(CK);处理4黑色全膜通用模式。指示品种为庄薯3号,種植密度3500株/667m2。
试验实施在南湖区域站地里,土壤肥力均匀,前茬为马铃薯。并结合深翻每667m2施底施农家肥3500kg、尿素10kg、普钙45kg、硫酸钾7kg,现蕾期追施尿素15kg,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于大田[1]。
3 气候因素及其影响
全生育期降雨528.8mm,与历年同期值393.1mm,增加135.7mm,增幅为34.5%。平均气温17.9℃比历年同期值15.7℃高2.2℃。2019年马铃薯出苗至现蕾期降水多且分布均匀,有利于苗期生长。在马铃薯开花期至马铃薯薯块膨大前期,长时间的高温多雨天气,导致马铃薯植株徒长,薯块基本停止膨大生长。在马铃薯薯块膨大中后期,持续的多雨天气,造成畸形薯、腐烂薯裂薯增多,降低了马铃薯的商品性[2]。
4 结果与分析
(1)生育期。4种模式在相同的播期下,各生育期有明显差异(见表1),处理1黑色全膜平铺模式和处理3黑色全膜垄上微沟模式(CK)出苗早,但出苗不整齐,且杂草多;处理4黑色全膜垄作侧播模式和处理2黑色全膜垄播模式出苗较迟点,但出苗较匀且壮,杂草相对少点。
(2)生物学性状。从表2可以看出,单株结薯数在6.4~9.5个,单株薯块重量在0.56~0.61kg;商品率(>85g)在56.7%~62.3%,处理4黑色全膜通用模式产量最高;处理1黑色全膜平铺模式产量最低。
(3)产量结果。处理4黑色全膜通用模式折合产量2144kg/667m2,比对照处理3黑色全膜垄播模式增产114kg,增幅5.6%,居第1位;处理2黑色全膜垄上微沟模式折合产量为2093kg/667m2,增幅3.1%,居第2位;处理3黑色全膜垄播模式(即对照)折合产量为2030kg/667m2,居第3位;处理1黑色全膜平铺模式折合产量为1961kg/667m2,较对照处理3黑色全膜垄播模式减产69kg,减幅为3.4%,居第4位[3]。
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全膜通用模式是一种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产量最高。黑色全膜平铺模式是近年来不提倡的种植模式,遇干旱季节产量低。由于2019年降雨较多,几种模式之间的差异不是太明显,有待于进一步试验[4]。
参考文献:
[ 1 ] 王长松,周海波,叶川.江西省红壤旱地多年轮种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9(14):163-167.
[ 2 ] 张帆.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氮、磷、钾养分循环与产量可持续性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5):705-716.
[ 3 ] 李效文.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4):5,12.
[ 4 ] 王秀敏.马铃薯种植技术与推广措施[J].乡村科技,2019(19):99-100.
(收稿日期: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