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种子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0-21周阿文

种子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周阿文

摘   要: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县级种子管理机构抓好种子质量检测工作,是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的农业基础,大力推广普及农作物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的最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县级种子质量检测;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37-01       中图分类号: S339.3       文献标志码: B

种子质量检测是种子产业化链条的关键环节,在新形势下将种子质量控制、管理及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用种的重要性。近年来,县级种子质量检测力度不断提升,对种子产前、产中、产后全過程实施大力质量监督管理,使种子质量检验工作获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新形势下的种子产业发展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   现阶段县级种子质量检测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在开展县级种子质量检测时经常会因为外在因素干扰而出现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县级种子质量效果,对于县级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各类农作物现有种植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而通过多方面研究分析,了解到现阶段县级种子质量检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种子检测经费与财政预算脱轨

种子质量检测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基层种子经营门店点多面广,种子扦样难度较大。

1.2   种子检测机构管理水平低下

种子质量检测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机会较少,由于多种原因,对检测机构管理不够严谨。

1.3   种子质量检测人员素质不高

种子检验员是经省农业厅考核合格取得种子检验员证的人员,随着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取消了对种子检验员的考核、人员退休、机构改革人员变动、生病等原因,种子检验员在不断减少,真正从事种子检验的专业人员较少,对种子质量检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各类种子质量纠纷呈上升趋势,种子质量问题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2   县级种子质量检测对策简析

对于县级种子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求相关人员对各项问题展开有效分析,并结合我国各地区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他方面因素确定县级种子质量检测对策。积极改善县级种子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县级种子质量检测能够满足我国各地区农业综合发展要求。

2.1   种子质量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争取足够的市级财政经费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委托检验收费项目早已取消。按照每年检测100个样品,纯度、水分和发芽率这3项室内检测,加上纯度种植鉴定、分子检测和健康测定就是一项很大的支出。现阶段县级财政补助项目经费十分有限,县级的检测工作若想顺利开展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2.2   加强学习,增加外出培训机会

增加外出培训机会是提高检测中心检测人员检测技术和专业素质、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一种方法。检测中心要利用工作淡季组织中心所有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集中学习和自学,让检测中心人员进一步熟悉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检验专业知识,提高检验技术能力。

2.3   加强对检测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确保检测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检测中心按要求加强对仪器的管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检测仪器的维护、使用和管理,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严格按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检测中心定期对检测设备仪器进行检定、校准,电子天平、温度计设备检定证书有效齐全。

2.4   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开展检测工作

在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中,要重视质量检测基础工作,业务受理程序清晰规范,委托登记、验样与任务下达的检测项目参数、检测依据及信息量基本符合规定,检测操作程序规范,检测项目的内容基本完整,检测依据相关的标准正确、检测原始记录真实,检测报告内容较为完整,达到规范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检测质量状况良好。

根据检测中心体系文件规定,对检测中心进行质量管理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的程序、计划及实施记录完备有效,对不符合项的开具判标准确,整改有效,内审报告能够准确反映机构体系文件与准则的一致性,内审和管审中内容输入明确,审核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落实,杜绝问题重复发生。

检测中心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包括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检验室环境与设施的管理、样品的管理等,保证为客户提供的检验检测结果能够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完整的检测中心人员岗位职责制度,有组织机构框图,任命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内审员、监督员、档案管理员各管理岗位人员并形成文件。保证了检测中心能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开展工作,保证了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4]。

对从事种子检验的人员进行考核,持证上岗,定期培训,保证种子检验员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以适应种子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3   结语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特殊的商品,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特殊商品。种子质量关系到扶贫产业的发展、“两不愁三保障”、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大局。

总之,种子质量检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经常性的工作,只有保证种子质量,才能够使我国农业的稳定地位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只有加强县级种子质量检验,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收稿日期:2019-08-15)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