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2019-10-21张红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张红

【摘要】新课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其中阅读理解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数学能力。这几年来,考察阅读理解能力的题目在中考数学中悄然而起,这类题型选材面广,呈现方式多样,考察角度多,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在中考的指向作用下,平时的各种试卷,习题中考察阅读理解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平时也总是听到孩子们的各种吐槽。因此,培养好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不光能提升成绩,更能亲近数学,理解数学,进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为自身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数学阅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中学教学中,提起阅读理解,大家会首先想到语文、英语、政史等文科,但其实阅读理解贯穿于所有的学科。每次考完试,都会听到学生后悔自己因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漏答等原因失分,听上去仅仅是粗心,但实质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欠缺。这也与我们部分中学教师对该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方法、不能坚持有关。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①不看课本,课本的作用仅仅是用于抄习题,做练习;

②教师代替学生阅读理解,学生被动听讲;

③老师欠缺方法指导,学生看题停留于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地浏览;

④数学语言抽象,词汇难懂,内容枯燥,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⑤题目较长较新就望而却步,没信心细读读懂了;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

很多教师习惯于把教材当成讲解的来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又比较欠缺,一部分教师就用自己的阅读和理解替代学生的阅读理解,用详尽的讲解代替学生自己的感悟和探究,之后就让学生做练习,把课本当成了习题集,学生被动地听取,机械地做题,扼殺了自学能力。其实,教师应该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重视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这一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自我消化反思,划下重点及注意点之后再做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二、找到学生阅读理解出错的典型,对症下药

平时批改作业或试题时,经常发现学生对于耳熟能详的双基题丢分,究其原因,也有很多是由于没有好的阅读理解习惯和方法而审题出错。比如,题目中提供的限制条件没有看到而忘了验证取舍;选择题让选错误的选项,反而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这些类似的低级错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学生读题时不能称之为阅读理解,看题时一目十行,丢三落四,不划重点信息和关键词,有的根本没有读完,只看了开头,就对号入座,根本没注意到该题目与做过的题目的区别。针对这些学生阅读中反映出来的普遍典型问题,教师应该突出点评,做出例如划线等相应策律的指点,让学生引起重视,从而认真对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具体方法

(一)反复阅读,咬文嚼字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无论是概念,定理的呈现,还是具体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的表述,都要求严谨有序,言必有据,条理清晰。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阅读,比如说,在读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带着找数量及数量关系去读,还要边读边划关键信息,不太清楚时还要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第四遍;在读相关定义定理时,要让学生反复多读几遍,充分感受其中的关键词和符号信息,挖掘隐含信息,直到理解透彻。例如,在学习垂径定理后,评析变式:“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的对错时,笔者在教的两个班级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一个班直接放手给学生思考,结果正确辨析的只有4人,另一个班提醒学生反复阅读,并作图分析,结果有26人注意到“直径也是弦的特殊位置”这句话是错误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阅读理解的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大有好处。

(二)划关键词,并说题训练

对于较长较综合的题目,学生往往出现读漏条件、漏答问题、答非所问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持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习惯和方法。对于这样的问题,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时间,引导学生反复读题,即先读清所有问题,并标上序号,再带着疑问读条件,学生自然会边读边思考,有的放矢地培养发散思维。同时要求划出条件,打上序号,并把挖掘的信息标注在旁边。在不懂之处,提醒学生定下心来复读,教给学生复读的步骤和每一步的侧重点。复读应按初读、细度、精读的步骤进行。初读应该让学生了解到题目涉及的是什么知识,细读时要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知识,精读时则应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留够审题时间后,笔者会让学生进行说题训练,即用自己的理解来复述题意,展示阅读成果,互相补充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激励。如此经常把阅读理解交还给学生,形成一定的技巧方法,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提高。

(三)适时进行归纳、整理、小结

在学习完每一章节后,要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理清脉络,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便于信息的检索和提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整理每一章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并把好的作业推荐给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将遇到的由于阅读不足引发的错误进行整理反思,指导以后的解题,便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控制阅读进程

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各个阶段中,教师要有层次有策略地培养学生,周而复始,从初读到复读到精读,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从扶到放”,具体流程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可以通过激励,竞技等技巧激发学生看书的愿望,通过比赛阅读速度和信息把握的全面程度,引导学生肯读,乐读,会读。

第二阶段,要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师编写阅读提纲,让学生“按图索骥”。

第三阶段,学生寻找阅读问题,归纳整理阅读要点,交流阅读体会,了解自己阅读能力的原始水平完成阅读任务。

四、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耐心

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数学语言抽象,词汇难懂,内容枯燥而深奥,有些学生在看到一个篇幅较长的阅读题时,首先就有不想读,不敢读的想法,甚至会选择直接放弃。正是因为学生的不自信导致他们不能定下心来读题,进而导致这类问题总是失分较多,心理上更加畏惧抵触,下次做到类似问题时又不自信,甚至轻易放弃,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平时教学中我们应有选择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先从较容易问题着手,给予较充足的时间,提问学生阅读分析,课堂上不吝表扬和激励,对于学生精彩的理解,要经常地给予赞赏,帮助学生感受解决阅读理解题的成就感,从而树立学生敢于读题,认为自己只要有耐心和细心,一定能正确解题的自信。而自信往往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再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以竞技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从而把一些学生从恶性循环调整到良性循环。

学会数学阅读理解,学生能更好地亲近数学,理解数学,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心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突破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和素质提高的瓶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力慧.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

[2]周园.浅谈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

[3]刘东超.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04):63.

[4]王健.浅析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03).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数”山有路“读”为径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