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如何提升学生的听辨能力
2019-10-21王优
王优
【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素材是声音,因此,音乐只能通过听觉来感受。没有听觉,音乐就失去了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所有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于儿童的听觉能力。因此,听力训练显得更加重要。无论是歌唱、欣赏、音乐知识还是技能训练,都应该在培养学生听觉感受的基础上进行。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听辨能力
音乐是听觉、时间和情感的艺术。同时,它是一种特殊的声音艺术,它将教学与乐趣结合起来,通过音乐对学生施加微妙的影响,音乐中蕴含的哲学和情感体验通过每一段音乐和每一个音符传递到学生的心中。每次听好音乐都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收获,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的显著。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对学生听辩能力的训练不仅要立足于听力的表面,还要通过听、唱、动、想、赏来强化学生的辨别力。不仅要区分音乐中的物理属性,还要区分人们赋予它的情感、思想和艺术品质。因此,我们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听觉训练,加强学生对音高、节奏、旋律、音色、力量、速度、和声等方面的感知。因为这些元素的音乐感是基于对声音的感知,通过直观的形式表达。
一、培养学生听辨能力的意义
(一)听辨能力的培养符合音乐教育的目的
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感,即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艺术思维和美感,使学生获得美、评价美、创造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必须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大量、反复地听优美的音乐作品。经过长期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将逐渐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并与优美的音乐产生共鸣。这就是听辨能力,即辨别音乐和评价音乐艺术水平的能力,这将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追求音乐美感的渴望,并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综合素养。
(二)听辨能力的培养符合小学生音乐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它虽然是非专业音乐教育,但也不能变成脱离现实的音乐推广课。相反,它应该从发掘每个学生的艺术潜力入手,加强其音乐素质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把音乐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听辨能力上,不仅完全符合音乐教育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目标,也更符合小学生音乐教育的基本特点。
二、提升学生听辨能力的具体方针
(一)听辨音高
音的高低是旋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们音乐思想的载体。学会辨别音的高低变化和声音之间细微的音高差异是音乐聆听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区分音之间远距离的高低变化,还要区分音之间细微的高低差异。例如:通过模拟演唱或演奏训练音高;参加各种有趣的练习进行规模训练;在引导学生演唱和欣赏旋律起伏大、高低对比明显的作品时,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表现音乐的起伏,感受整体声音高低对比。当听单音时,引导学生通过声音和手势来区分高音和低音之间的细微差别。让学生在听的时候辨别,在辨别的时候唱歌,在辨别的时候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辨别音高,记住名字,并在心中建立音高的坐标。
(二)听辨速度
音乐速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音乐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宁静而抒情的摇篮曲不会太快。相反,一首热情奔放的舞曲亦不能慢。在听力训练中,通过唱、动、指挥和描述,学生可以识别出快慢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去体会国歌的庄严;进行曲的力量;华尔兹的轻盈;抒情音乐的优美。总之,学生有必要区分音乐中不同速度的变化带来的松与紧、张与驰、静与动的不同感受,明确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功能,培养自身良好的速度感。
(三)听辨力度
音的强弱是音乐情感的载体,也是音乐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的力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强弱,它随着节奏而反映出来。我们认为它就像人体的心脏和脉搏,它赋予音乐生命。听力训练的第一步是辨别规则的节拍强度,建立内在的节拍节奏。其次,它借助音乐意境的变化来表达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因此,听力训练不仅要区分声音的基本强弱,还要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强弱的声音所引起的不同生理和心理感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力度感。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听一首歌或音乐的基础上在乐谱上做各种动态标记,然后据此歌唱(演奏)。学生也可以在学完歌曲后尝试指挥,指挥对于听辨训练也很有意义,大大小小的动作显示出不同的强度。此外,我们还使用肢体动作,如拍手和跺脚,来显示不同的力度。
(四)听辨节奏
奥尔夫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视节奏。奥尔夫认为节奏是比旋律更基本的因素,所以他提出了节奏是第一位的观点。节奏的听觉训练是发展听觉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培训。
肢体动作:节奏与语言和人体动作密切相关,所以使用身体感知节奏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比如走路、摇晃身体、节奏、拍手和跺脚。
语言节奏:语言包含节奏因素,如名称节奏、短语节奏、短句节奏、声音节奏等。
打击节奏:打击乐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器之一。它没有固定的音高,只有节奏的长度,这是训练节奏听觉的一种好形式。
多声部节奏:多声部节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听力,还具有以下功能: ①准确的时效性;②集中注意力;③协调身体各部分的动作;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⑤多元思维的统一发展。多声部节奏包括语言节奏、声音节奏和打击节奏。
指挥:指挥是一个人音乐感觉的综合体现。它不仅要正确反映音乐的节奏,还要正确反映音乐的力度、速度、统一变化和多声部之间的平衡等。
节奏型:在音乐的过程中,节奏是不断变化的,但音乐中也经常出现几种基本的节奏。这种节奏被称为节奏式。节奏听觉训练可以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在节奏训练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听辨。让学生通过听节奏稳定的音乐作品,感受和识别节拍时间值的平衡;通过不同节奏的比较,区分音符值长度的准确性。通过分析,总结出不同的节拍和节奏,以区分音值长度的规律性,通过辨别和比较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五)听辨音色
音乐中不同声音和乐器的音色就像我们视觉世界中的色彩一样,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世界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许多具有自己特色的乐器。它不仅能让我们深刻感受不同地区的田园风光和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听觉世界甜美灿烂、朝气蓬勃、明亮的声音。听力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广泛地听,还要引导学生识别和比较不同乐器和不同声音的音色特征,如铿锵的铜管音乐、缠绵的弦乐、打击乐器的震撼、明亮的高音、浑厚的低音、柔和的中音等。提高学生辨别音色的能力,建立健全的内心听觉库。在纯音色的听辨训练中,我们采用物理和声音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演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混合音色的听辨训练中,让学生对音乐的声音进行比较和选择。在音乐整体音质的听辨训练中,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声音来辨别和谐与不和谐、柔和与刺耳、明与暗、透明与混浊。
(六)听辨和声
在音乐中,音响组合有两种方式:横向(旋律)和纵向(和声)。横向组合形成不断变化的旋律,纵向组合形成多彩的和声色彩。在音乐听觉训练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和声的色彩变化有一个敏感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区分声音最基本的和声,并逐步延伸协和与不协和的和声现象,来区分和声的色彩变化。例如,三和弦的清晰、小三和弦的柔和和减七和弦的紧张。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声音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其联想和想象能力,掌握人们赋予声音的情感因素,最终达到正确理解和声的艺术表达,理解和声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声意识。
三、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课堂上听辨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全面推进素質教育。
参考文献:
[1]江平.为了学生会听能辨的“大耳朵”[J].语文建设,2002(12).
[2]袁晓蓉.音乐教学中注重聆听教学的训练[J].教育,2019(08).
[3]张珂,崔晓彤.深入内心,感触音乐[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