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路径分析
2019-10-21唐瑾
唐瑾
【摘要】班集体是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单位,各项教育活动的展开都以班集体为核心,学生的全面、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班集体的引导、激励、监督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对具有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从实践的角度,结合学生自我管理的难点、痛点和实际教学环境,分阶段、分目标地设计了班主任管理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路径,希望为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成长为新时期社会需优秀人才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学生;自我管理;班主任管理;实践路径
新课程标准基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全方位、具体化地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实施意见,反复强调学生的个体性不容抹杀。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班主任要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目标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活动。然而,在班级管理中,仍存在“保姆型”、“专制型”、“放任型”等不合规的管理行为,“把班级还给学生,塑造群体的个性”无异于一句哑然失声的口号。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发挥班集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都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因此,新时期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管理任务,运用多种策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现状
本文随机选取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及班主任共计3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不记名形式,力求全面客观了解当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定量、定性分析,我们发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自我管理的问题上虽具有特殊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如下共性特征:
(一)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脆弱性
现阶段,社会环境中充斥着许多不正当的风气、习惯,在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他们的喜欢与憎恶往往受周围人的影响,恶劣的社会环境将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形成产生消极影响,使一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人云亦云、缺乏自我判断的问题。他们总是依附于群体,以归属感换取安全感,当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发生冲突时,学生行动上就会迟疑、动摇,严重时还会影响心理健康。这些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的脆弱性。
(二)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片面性
当前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已经扭转了“唯分数论”的局面,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仍然以学习成绩为核心,对于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使得班主任管理中学生情商的培养尤其是遇到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处于附属地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都是以有利于本阶段学习为前提,而不是基于学生整个人生发展路径的规划。
(三)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初级性
现阶段,学校教育对学生在受教育階段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十分重视,然而成体系的、行之有效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对于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未有一个完全的实施方案,很多围绕学生自我管理的活动都是在摸索中开展。这些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我管理效能的实现。
二、班主任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自我管理意识
思想是行动之母,正确行为产生要有正确的思想理论做先导,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目标的前提条件。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基于学生独立自我意识缺失,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等学情特征,进行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在意识培养的初级阶段,班主任应该逐个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优势、能力优势,取之所长带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方案的商定,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让每个人都能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使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管理规定,形成自我管理意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及时纠正学生行为的偏颇之处,中肯地进行批评与指导,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此基础上,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实践活动中,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健全自我管理意识。
(二)强化自我管理能力
经过上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初步建立了自我管理的意识,但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者,班主任在这一阶段要重点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自我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经过上一阶段的努力,各项规章制度初步建立,班集体形态初步形成,学生有了一定的意识基础后都想跃跃欲试,但是由于能力的不足很容易走向自我主义的极端。这时班主任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对学生行为的引领、指导作用,开展一些具体的任务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也可采取“少数人带动多数人”的班级管理原则,着手培养班级的小管理者,为下一步建立班级领导核心做准备,给予有能力的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班级中发挥优势带动作用。
(三)完善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班主任管理机制
在这一阶段,学生自我管理经过上两轮的培养已经初见成效,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呼之欲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仍然有待巩固,由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却不能松懈。在这一阶段,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已经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但不代表班主任班级管理职能的弱化,应该说班主任在每一阶段职能并无无强弱之分,只有角色着力点的变化调整。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应将自己定位为激励评价者的角色,及时掌握班级动态,检查班委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与纠正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动力,坚持做保护学生自我管理愿望的护航者。
三、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成效
(一)受教育者的角度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符合组织集体高效运转规律,自我管理的过程既是自我认知、自我改变的过程,更是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不断磨合的过程。一个出色的自我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赋予自身的每种角色,不必盲目从众,与其说自律者自由不如说自我管理赋予每个人平等选择的底气。
(二)教育者的角度
班主任通过参与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从事无巨细的“班妈”转变成为获得学生发自内心尊重认可的“成长导师”,在学生自我管理建设的过程中,成为为学生解决人生困惑的灯塔式人物。由于此过程对班主任的阅历、学识、智商、情商要求极高,因此班主任要更新知识、研究教学,在学生自我管理十分出色的前提下,班主任也能将工作重心由班级琐事转换为教育课题的攻克。
四、结语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离不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际培养实践要与学生自我发展实际、学校教学实际、班级管理实际相协调,让学生自我管理不等于放手学生管理,而是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凡是利于学生成长、符合当前教育发展阶段的,我们都应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自我管理初期不可避免地暴露各类问题,借助学生自我管理进行的班级管理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班主任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引路人,不仅应坚持走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核心的班级管理之路,更应该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途径增强学生对自我本质力量的认知,消除学生自我管理的畏难情绪。
参考文献:
[1]张跃红,王玉军.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管理工作路径刍探[J].成才之路,2019(12):14.
[2]白国静.呵护花开 引领成长——做一名用“心”的班主任[J].学周刊,2019(14):171.
[3]金琼瑶.成长型思维模式在高中班集体建设中的实践和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0):56~60.
[4]倪娟.浅谈初中班主任对多子女留守家庭学生的教育方法[J].教书育人,2019(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