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设教学情境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2019-10-21许继忠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许继忠

【摘要】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出了十分鲜明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求在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并强化学生的参与,重视他们的参与率、参与面以及参与度,充分发挥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实现这样的要求,教师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教学法,给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学习实际的教学情境。事实上,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而言,它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营造特定的氛围,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而迅速地理解、掌握和感悟学习的内容,同时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发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精准创设;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科书、学生的特点,用心进行精准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式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希望求教于大家。

一、营造具有感染力的氛围

音乐的语言、节奏都是非常奇妙的,这些都有十足的感染力,它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带来一定的震撼。音乐特有的旋律、节奏能把学生迅速地带到一种意境之中,使其如临其境,迅速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并与之共鸣,同时拓宽学生想象的时空。比如,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感受挫折》这一课。执教者是这样做的:课始让学生闭眼静听《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这优美的钢琴曲迅速感染了全体学生,正当学生听得入迷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想象一下这位钢琴家是什么形象。学生似乎形成共识:一定是位身着燕尾服的帅气的男性。接着,教师让他们睁开眼观看视频,学生们非常惊讶、脱口而出“断臂琴师—刘伟”。这与学生的想象格格不入,这戏剧性的变化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这种起伏的情感流露,源自于音乐的烘托,促进了学生全身心地参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

二、诱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机

疑问是思维活动的开始,是发现并探究问题的基石,更是学生打开科学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设置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并使他们探究知识的动机得以诱发,促进他们在不断的探究中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应注意设置的问题一定要精准,能把学生带入到相关的情境中。精准设置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具有针对性。也就是针对课文的核心设计,且能使相关的时政热点和焦点得以凸显,突出问题的综合实践性,使问题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2)具有启发性。设置问题要把思考的方向给学生指明,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3)具有开放性。设置的问题应该能引导学生开展大胆的想象,應该能让学生拥有宽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充分彰显个性,促进个人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同步的、协调的发展。就上述教例中,执教教师设置一个开放性问题:想象一下这位钢琴家是什么形象。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他们的思维得以发散。在教学的第二环节,执教教师设计问题:你认为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什么样的事才算是挫折呢?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众说不一,不断发散思维。教学的第三环节,执教教师设计问题:刘伟在失去双臂的情况下,遇到的挫折有哪些?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总结。由于学生的归纳是非常有限的,执教教师拿出了相关的材料和学生一起共同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出造成挫折的原因。紧接着,执教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学习中,你遇到过哪些挫折,又是如何面对的?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本节课从课始到课尾的问题设置都紧扣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不断的启发下,个性得到彰显,促使他们产生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体验到问题发现的喜悦,享受到问题解决带来的快乐。

三、促进学生全员全程主动参与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参与。学生的有效参与,就是他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活动。事实上,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他们在课中的学习情绪才能饱满,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发言才能积极踊跃。我们的课堂必须面向所有的学生,解放他们的口手脑,使他们真正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可以创设体验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就上述教例,执教者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关于“假如我失去双臂”的体验活动。第一次,让他们体验“怎么穿衣”;第二次,让学生不用手臂来写字。就这两次体验中,学生虽然都没能够完成任务,但真实实现了全员参与,使他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刘伟失去双臂遇到的各种挫折,他的困难比我们平时遇到的那些困难要难得多,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总之,教育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是合适、有用。教学情境的设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总结、反思,从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鸳鸯.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14).

[2]徐欣.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04):81.

[3]孙祝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J].情感读本,2017(36):20.

[4]丁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5):66.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