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发挥移动阅读优势的策略

2019-10-21晏利红

新智慧·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移动阅读小学教学论语

晏利红

【摘 要】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超越了校园网短信平台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实现家校互动,使更具精准性、互动性的移动阅读成为可能。笔者以《论语》教学为例,分析发挥移动阅读的优势,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移动阅读;小学教学;《论语》

当前,大众阅读的移动化局面已形成: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手持式终端设备越来越普及,中小学生拥有和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比率越来越高。二是随着移动网络不断升级,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等应用程序成为更快捷的家校沟通方式。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超越了校园网短信平台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实现家校互动,使更具精准性、互动性的移动阅读成为可能。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了解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论语》有很多名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德不孤,必有邻”等,已深深嵌入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基因里。同时,《论语》又简洁精炼,叙述温文尔雅,讲究韵律协调,字数总共不到16000字,但给汉语贡献了三四百个成语,如温故知新、巧言令色、三省吾身、使民以时、过勿惮改、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告往知来……可以说是小学生诵读的首选之一。目前,国家对教育各阶段领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把它当作“覆盖教育各个学段的固本工程、融汇到教材体系中去的铸魂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打底色工程”。在小学阶段进行《论语》的诵读与学习,有利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提升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语文素养。但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学校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论语》教学既不可能全靠课内教学完成,也不可以 “家庭作业”形式放任自流。有限的课堂讲方法,实施要靠课外、靠假期、靠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基于此,发挥移动阅读优势,助力小学《论语》教学,成为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出于对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学校一路开绿灯,提供了很多便利,使笔者能充分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小学《论语》教学。下面笔者分析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利用“美图美句”,提升学习兴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传统读书人,从小进私塾,《论语》要倒背如流,很早培养起了语感。但是,由于语言环境的变化,小学生在刚接触《论语》过程中,会感觉古文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之间有较大差别。小学生习惯性翻开目录,了解这本书的主要框架、基本内容,对于“颜渊”“子路”“公冶长”,“学而”“述而”“宪问”,都看不懂;《论语》里头说话,上一句跟下一句好像根本连不上,为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好像没个章法。这些疑问带来的陌生感,需要教师想办法去解答,提升学生兴趣。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微官网”每周会发送消息,及时传播学校最新资讯,展示学校风采,进行家校互动。笔者在这里开设了“美图美句”栏目,按照学习的顺序,把《论语》中的金句通过美术的加工,制作成优美的图文格式,定期在学校微官网发稿。如古朴典雅的背景下,竖行写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论语·八佾篇》)”再如“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里仁第四》)”当《论语》变成一句句这样短小精悍的金句美图推送时,不仅更加易读易懂,而且利于学生选自己喜欢的短语,有空就可以读,或者发个朋友圈,感觉自己的气质顿时也文雅起来,不知不觉中,降低了疏离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论语》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也是历来被研究得最多的一部书,研究它的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带着学生通读《论语》时,笔者也借助“美图美句”,推荐了几本帮助读《论语》的参考书,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等,目的是打开学生视野,增加一些关于《论语》的课外知识,起到了较好效果。

二、借助“微课”平台,帮助深入理解

查阅网上资料,从隋代科举考试建立,到唐朝开始普及,《论语》一直是私塾中的必读书。古人是怎么读《论语》的?刚开始的时候,很多老师不讲,死记硬背,到十来岁,相当于我们小学高年级的时候,《论语》就读得滚瓜烂熟了。今天,我们肯定不能这么来。一是因为不像过去那样,读《论语》时间比较充裕;二是因为不求甚解地读,不利于学生的吸收、内化。所以笔者的做法是带着学生通读。课堂时间不够,就把要读的内容制作为微课,发到学校微信公众平台里的“微课”栏目中,配合作业纸,布置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跟着微课在家中在线学习。每课微课一般学习3-7章,每课由“读句子”、“学释义”、“听故事”、“诵经典”四部分组成,一篇里的若干章都学完以后,进行一次复习整理,积累这一篇里出现的成语,或者进行一些互动交流。

例如《论语·为政第二》,共24章,笔者把它分为了五次微课学习推送,1-3章为第一课,4-8章第二课,9-15章第三课,16-19章第四课,20-24章第五课。除了读句子、学释义、诵经典之外,笔者结合这一篇的内容分别讲述了孔子整理《诗经》的故事、孔子的人生轨迹、孔门弟子颜回以及子路、孔子墮三都。

再如《论语·里仁第四》,共二十六章,分为了四次微课推送:1-5章为一次,6-10章第二次,11-17章第三次,18-26章为第四次,为了加强理解,笔者在微课里设置了互动,如填空练习:“子曰:‘□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好、知、之、者)。还开展了话题讨论,如“这一篇里讲的‘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你有没有通过错误反思过自己?请写在作业纸上进行分享、讨论”。

这些微课注重多种方式朗读、理解,聚焦了《论语》学习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相对深入、完整的理解,为学习《论语》中的大智慧、大哲学奠定基础。

三、借助“打卡”功能,助推复习巩固

《论语》学习中,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练习。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班级圈”栏目中有打卡功能,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设置打卡任务,如早睡早起、复习、运动、阅读、练字等。

每个学期的中间两个月,笔者都会设置“读《论语》21天打卡计划”。开始时,笔者给家长和孩子写了一段激情洋溢的留言:“亲爱的家长朋友,《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后来2500年中国流传最广的基础教材,它深深嵌入了中国人的血脉灵魂,是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语文是一门积累性比较强的学科,要积累就要从朗读、背诵经典开始。我们班决定这个月开展21天背诵《论语》打卡活动,快来打卡吧!”每天,笔者都会及时表扬前一天做得好的同学,鼓励大家勇于坚持,不断进步。比如端午节这天,笔者给学生这样打卡留言:“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在此祝全体家长、孩子端午安康,吉祥幸福!昨天有41位同学打卡成功,其中苏展鸿9:05分就完成了,应该是吃完早饭就进行了背诵练习,表现非常不错。今天打卡的内容是背诵《论语·里仁第四》第11-15章。大家一起加油,相信成功就在前方。”

每个月打卡结束后,笔者还会根据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数据,为完成的学生颁发奖状和小礼品,这些正向的过程性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荣誉高,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课外的朗读、背诵活动中来。以《论語·里仁第四》为例,打卡活动进行到第10天的时候,超过二分之一的同学已经能够熟练背诵全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论语·子路篇十三》有言: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意思是做事首先要做率先而为,做出表率,其次是要兢兢业业,心无旁骛。发挥移动阅读优势,助力小学《论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和活动设置、推送频率、表现形式、评价反馈等相互联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笔者将继续不断虚心学习,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教社科,2014.

[2]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0).

[3]蒋绍愚.论语研读[M].上海:中西书局,2018.

猜你喜欢

移动阅读小学教学论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移动阅读初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