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2019-10-21李旭
李旭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朗读贯穿教学,既可以克服“讲多读少的”的现象。调节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力,又可以免去许多繁琐的讲解,真正做到以读代讲,精讲多练。朗读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意图。以读代讲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關键词:朗读;阅读教学;以读代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9-0035-01
语文课堂的美,在于语文的自由。这些自由包括思考的自由,倾听的自由,质疑的自由。而这些自由的获得与表达,张扬与升华都离不开自由的朗读。然而,或许是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急功近利,或许是学生内心对教师的说过分的依赖,时下的语文课堂,张弛有致,抑扬顿挫,听来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琅琅读书声已越来越少了。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上倡导的取向是:感受性阅读。这样的“感受性”如果离开了朗读,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朗读教学方法,不仅能营造课堂氛围,便于师生互动,更能免去许多繁琐的讲解,真正做到以读代讲,精讲多练。下面谈谈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以读倾听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的思想的言说,或是语言优美如春风化雨,或是语言激昂慷慨,热情洋溢,或是意味深长发人深醒……如何解读作者的内心,倾听最真实的想法?当我们把文本化作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通过铿锵有力跌宕起伏的朗读来深入作品的灵魂时,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作者进行了一一对话,在倾听中获得理解,从而对作品的本质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寻找到与作者感情共鸣的源头。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自由读,品读,都是在倾听作者的心声。《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回忆了母亲在世时对残疾的作者的呵护,文章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悔恨。在教学本课时,我先读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层层深入朗读课文,在读中解决自己的疑问。如“母亲”为“我”做了些什么?“我”怎样对待“母亲”?每读一遍课文,学生就与作者走近了一步。因为他们倾听到作者的诉说,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2.以读悟情
这里的“情”是文章的情境。在倾听作者内心言语之后,如何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以获得更深的理解呢?朗读,能将人带入梦幻奇景,其实奇景本来就存在于文本之上,而文本自身与人之间需要一个沟通的桥梁——朗读。有了朗读这座桥梁才能曲径通幽,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进入这样境界所取得的效果,有时靠讲解、分析是永远无法取得的。如读《桂林山水》时,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有节奏的摇头,好像他无法相信桂林的山是这样的奇、这样的秀、这样的险。感情朗读之后教室里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宁静,学生仿佛已神游漓江不愿归来。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学生读完嘴里直咽口水,好像牙齿已被酸倒了。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沉浸于悲痛,眼泪在眼里打转声音也哽咽了。认真地品读课文不仅能有效地进入作品意境,而且能培养想象、联想能力,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内化为自己的感情。
3.以读悟理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情况设计不同方式的读,是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大声地朗读深入课文和作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后读者自有话要说,以读代讲的教学模式比理性的分析与艰涩的课堂讲授更易让学生接受,《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结构巧妙含义深刻的文章。如何把作者的爱与憎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爱国情感经过反复权衡,我决定结合课后训练重点,设计四个层次的朗读教学方案。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扫清障碍,试读课文以质疑。接着将文章的各自然段,每个层次之间加入了逻辑引读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如第一自然段,师(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意味着什么?”生(摘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深情地惋惜的语气为理解文章感情打下了基础。第二自然段介绍圆明园格局时我也设计了引读,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脉络,解读作者表达的情感。文章的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想象,为升华文章的主题做好准备。然后,我再以抓重点句进行品读突破难点,使学生感受到了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最后以感情朗读升华文章主题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图强的勇气和决心。
4.读出独特体验
朗读能使人有感而发,读出个性体验,从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师生沉浸与作者言说的声音之中,耳边逐渐清晰起来,于是心中就有激情涌动,有说的欲望。课文《船长》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指导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精神?用找重点句品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读后说出自己的体会。如“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品读之后,学生有的说:“我真想对船长说‘船长,你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能指挥救援,让船上人安全脱险,你太让人敬佩”有的说:“哈尔威船长,你救了船上的人,为什么把自己忘了,你是想与轮船共存亡吗?”有学生动情地喊:“船长,你别这样,快逃生吧!”这样激情澎湃的课堂,真是让人为之动容。叶圣陶先生关于朗读有一段深刻的描述:“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的个性在读中得到了自由的张扬。
朗读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运用于教学中,形式也可多种多样。构架课堂的时候,朗读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读起来。教师恰当的范读,营造气氛的齐读,不受约束的自由读,体会人物性格的分角色读,都是一种美的享受,是沟通的默契,是情感的宣泄,更是个性的张扬。读吧,批文以入情,情随声出,让语文课堂找回“琅琅”书声。让我们紧抓语文教学的精髓,用朗读的形式,让课堂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