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虚为实,让作文教学走向正规

2019-10-21徐燕飞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设情境作文教学

徐燕飞

【摘 要】 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学生说空话、表大话、抒虚情,严重破坏了应有的作文健康生态,使得学生内在真实的生活感受被漠视。统编版教材在作文话题的选择与编排上就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尝试。笔者即以统编版教材为例,谈谈如何紧扣统编版教材的习作编排,引领学生变虚为实,促发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本文提出要基于教材命题,在创设情境中链接生活;基于习作素材,在发散思维中扩展素材;基于习作过程,在整体规划中提升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发散思维;整体规划;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学生说空话、表大话、抒虚情,严重破坏了应有的作文健康生态,使得很多学生内在真实的生活感受被漠视。统编版教材在作文话题的选择与编排上就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尝试。笔者即以统编版教材为例,谈谈如何紧扣统编版教材的习作编排,引领学生变虚为实,促发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基于教材命题,在创设情境中链接生活

教材中很多作文都是命題性形式,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将重心放置在“写什么”的内容层面以及“怎么写”的方法层面上,而对于“为谁而写”“为何而写”的源头问题则很少关涉,这就导致很多动机的丧失。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指出: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使学生成为整个习作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要让创作的过程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师要紧扣统编版教材中的习作话题,关注学生在家庭、在学校以及在社会中的交往需求,积极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

比如统编版五上习作一设置了“我的心爱之物”这一习作话题,学生究竟要选择怎样的心爱之物?甚至很多学生觉得在自己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心爱之物——产生这样的感受,主要在于学生并没有从自己的生活中进行体悟和关照。鉴于此,教师先通过列举典型的事例进行表达:这个心爱之物,或许是你最喜欢的玩具熊,或许是你亲手制作的陶罐,或许是你养了一年多的绿毛龟,也许是你在海边游玩时捡的一个贝壳……在学生借助生活确定了自己所要描写的心爱之物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将创作的感触向生活的深处引领:这一事物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呢?这里面必然有别人不知道的故事,于是在学生动笔描写这一心爱之物之前,教师就鼓励学生讲述心中的故事,蓄积内在的丰富情感,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纵观这一案例的教学,教师巧妙地利用编者所提供的话题,以链接生活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从教材推向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在生活中感知与思考,为学生创设了可感而丰富的认知情境,借助学生的实践需要促发了学生的广度思维。

二、基于习作素材,在发散思维中扩展素材

在学生创作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千篇一律的尴尬,有的学生选择同一素材,有的学生在不同的作文中选择雷同的资源作为素材。选择材料的单一不仅说明教师没有打开学生的思路,更反映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较少,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典型价值,完全胡编乱造,最终导致习作表达得“食而不化”。因此,教师要紧扣统编版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真实素材,避免写作时的“无米下锅”的尴尬。

比如统编版六上习作三,编者设置的主题是“让生活更美好”,以学生的认知思维,他们认为“生活更美好”的选材范围无非就在于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诚然,这样的思维完全是正确的,是契合学生内在需求的,但是不是就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呢?除了常规性思维下的衣食住行之外,教师先后罗列这样的方面:诚信、梦想、创意、运动、旅行、种花……看到这些资源,孩子们的思维立刻开阔起来,他们纷纷交流了自己在生活中的独特经历,有的说到过年时一家人在打牌,让亲情更和谐、家庭更温馨;有的说自己喜欢听音乐,在孤独时、失落时,就欣赏一段音乐,是音乐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寻到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验,也找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认知方向,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习作过程,在整体规划中提升能力

语文教学一直都强调要“淡化结果,关注过程”,事实上“关注习作的过程”,必然会引来较好的结果。传统教学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很多教师一直都轻过程而重结果,导致作文教学本末倒置,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停滞不前。鉴于此,教师就需要紧扣统编版教材中相关的习作单元,关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知识储备、素材选择、实践练笔和点拨评价,让学生在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之后,达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以统编版三上习作六为例,习作主题是“这儿真好”,要求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习到的内容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针对这篇习作,教师以单元为视角,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版块:首先,紧扣课文,习得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紧扣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因此,在教学单元课文中,教师就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典型语段,感知关键句的表达作用,真正引领学生理解关键句在构段和表意时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罗列出契合这一训练要素的内容,比如操场的后花园真美、秋天的树木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到池塘边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地方,作为描写的内容。紧接着,学生趁热打铁,借助习得方法,针对自己想要的内容,进行实践练笔。最后,进行点拨与评价,让学生明晰自己的长处,知晓自己的短处,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生长服务。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从单元课文的教学开始,密切关注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让学生经历了方法学习、思维扩展、迁移实践、点拨引领思维历程,在关注学生习作整体性过程的基础上,保障了学生内在思维的发展。

作文教学要摈弃虚无浮躁的表象,要规避毫无价值的热闹,让学生在切切实实的作文教学中历练认知性思维,真正为习作意识的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创设情境作文教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