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9-10-21李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组规则设计

李黎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识过程,而且成为交往过程和发展过程。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分组;规则;设计

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倡导构建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合作中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陈述自己意见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学生积极活跃,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交流展示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

1.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小组长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由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2.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组内成员有了具体的明确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甚至是专提反对意见的“反对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其次,学生常常以“我”而不是“我们”进行表达,这实际上与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有关。人际交往技能同认知技能、动作技能一样,应该在小学的教学中得到系统的训练,让学生在合作中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合作学习即日常学习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合作学习更完整。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如教学图形“七巧板”时,首先借助七巧板,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接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七巧板,巩固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并在组织学生用七巧板拼图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拼图活动,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合作能力。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們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分组规则设计
BUBA台灯设计
让规则不规则
分组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不如吃茶去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二则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