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社区智能养老护理服务研究

2019-10-21周红婕张健明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服务信息化

周红婕 张健明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阶段的需要,构建智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将成为21世纪发展的新趋势。本文论述了智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智能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我国智能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智能社区;养老服務;信息化;护理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中国的家庭结构整体呈现出“4-2-1”的倒金字塔形,中年人现在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抚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情况。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当代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很快,面对这一问题,各国可以推迟退休金的发放、增加和相关的政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给当代青年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由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养老服务为导向的“智能”社区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发展趋势。

二、社区智能养老服务建设的现状

科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年服务业也是科技进步的受益者。智能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其发展速度非常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标准不统一、政策支持不完善、商业模式存在诸多漏洞等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市场供求失衡,养老服务矛盾突出

在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社区的老龄化模式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老年人不仅关心赡养,而且关心人文关怀、健康标准和生活质量。

(二)政府职责不明确,存在“缺位”、“越位”现象

研究表明,现代社区养老服务普遍存在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现象,而这些公共养老服务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都很高,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私人养老服务无论是真正的资源竞争力都无法与公众相比,从而造成养老服务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导致智能养老产业不能健康发展。

(三)缺乏社会组织和企业的财政支持和参与

在我国现代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政府依然是主要参与者。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支持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我国老年问题严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服务项目。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没有社会第三方组织和企业参与,资金严重不足。财政支持薄弱,参与度差,使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差,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现有需求。与国外社区养老服务相比,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较大差距,而这部分差距主要需要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

三、我的解决方案

(一)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智能养老设备科技含量

重新审视养老服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医疗保障和养老”模式将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服务放在了更重要的地位,以此来区分传统的养老服务,只提供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医养结合”是以完善老年医疗服务模式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养老产业链相对较长,影响范围广。如何真正将智能养老产品推广,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智能养老产品的科技优势。

智能养老产业涉及多个相关产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监管,有效促进智能养老的有效供给,为智能养老产业的发展创造健康的环境,避免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二)坚持统筹规划,加大对智能企业的支持力度,注重人才培养

政府逐步改善智能养老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社会力量,为养老产业政策提供支持。鼓励推广使用智能养老终端设备,打造健康养老市场,给予民营机构优惠政策和资金保障,缩小公立和民营机构差距。

社区发展强调区域组织的重要性,鼓励社区中心的建设,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并将社区资源与外部资源联系起来。

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资金和社会福利组织的支持,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三区联动”服务机制。实践证明,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的热门工程,改善民生是一项基本工程。

(三)坚持服务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政府还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老年人退休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解决老年人病残问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完善服务,创新产品、业务、模式,形成老年社区服务链条。同时增加了反馈功能,确保老年人得到合理、有效、满意的社区养老服务。

通过社区智能养老服务系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挥个人、家庭和社区的有益资源,解决老年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的是建立一个更完善、更适合社区老年人的服务体系。真正做到以“需求为本”,发展“有条件的人”老年社区服务。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智能养老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需要智能养老企业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行业标准的制定、社会组织养老产业、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的整合。资源优化,养老产业环境优化,使得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随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养老模式必将在我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路.智慧社区建设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6 (3):71-74.

[2]李卿.中国智慧社区养老现状与发展前景[J].经济,2018 (6):96-98.

[3]王莹.基于"智慧"养老的社区养老建设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 (33):20-21.

[4]陆肖元.智慧社区——“幸福养老”[J].建设科技,2015 (17):40-41.

[5]裴振奇."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J].消费导刊,2015 (第9期):259.

[6]毛庆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社区养老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8 (10):240-241.

[7]索晓芬.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9 (第10期):286.

[8]栗勇泽,于奇,鲁鑫烽.简述我国未来养老发展模式——建立以社区医疗依托下的智能化养老体系[J].河南建材,2016 (第2期):162—16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研究”(项目编号:15CRK016)

作者简介:周红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在读。

指导老师:张健明

猜你喜欢

护理服务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情感账户活动用于儿科患儿护理服务中的效果分析
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例产后跌倒原因分析与对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