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研究

2019-10-21靳敏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并发症发生率预见性护理

靳敏

【摘 要】目的:体会在老年髋骨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将59例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内收治的老年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差异为分组标准,设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设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Harri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较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仅为6.4%,P<0.05。结论:对接受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建议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关键词】髋骨关节置换术;预见性护理;并发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37-01

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均已出现明显退化,因此导致钙质流失较为严重,极易引发骨质疏松,增加其髋骨骨折发生率,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致使髋骨关节置换术成为临床治疗髋骨骨折的根本措施,且疗效较为显著。但调查发现,受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接受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的同时对其预后情况产生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对接受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辅以优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此研究选取我院59例患者,重点分析在老年髋骨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59例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内收治的老年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

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n=31):男性患者/女性(20:11),年龄区间61-83岁,平均(72.33±8.25)岁。对照组(n=28):男性患者/女性(15:13),年龄区间62-83岁,平均(71.52±8.45)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观察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1)心理:对其心理狀况展开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疏导焦虑、恐惧情绪的同时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增加患者信任。(2)康复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展,主要针对肌力、关节活动力等进行。告知患者,初期训练时肌肉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并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缓解措施。实际锻炼时先以站立为主,而后适当行走、爬楼梯;严格根据关节活动范围调整锻炼方案。(3)并发症预防:①压疮:术后患者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卧床休息,加之创口较大、患者行动不便,因此极易引发压疮。要求护理人员定时擦拭身体,及时更换床单、被罩,确保病床、皮肤清洁。勤翻身,预防压疮。②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极易引发血栓。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必要时可以通过气压泵、药物来进行干预。③感染:密切观察创面、敷料情况,及时更换,确保创面清洁、干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Harris评分(值0-100分,分值和髋关节功能成正比)、住院时间、并发症(压疮、关节脱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

1.4统计学

SPSS22.0软件计算,其中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x±s”表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百分比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以P<0.05(P值在0.05区间)表示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阐述Harri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观察组Harris评分较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仅为6.4%,P<0.05。见表1。

3 讨论

髋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需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若未及时得到治疗或经久不愈,会导致患者骨折痊愈后大受影响,并对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3]。不可否认,髋骨关节置换手术属于侵入式、有创新操作,加之手术风险较大,因此对患者术后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故,为保证临床疗效和手术质量,对患者治疗期间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强化基础护理干预是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实际护理中并不能将护理干预措施和患者实际情况紧密衔接,导致常规护理模式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加之患者所享受的护理服务时间较短,因此致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的同时并不能保证患者预后情况。

此研究选取我院59例老年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展开,重点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结果示: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Harris评分较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仅为6.4%,P<0.05。可见对老年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行性较高[4]。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具备系统性、规范性、主动性,可有效弥补常规护理不足。在实际护理中,充分结合患者病情、性格等因素,随时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干预措施更具系统性、规范性、主动性,从而全面促进患者更好康复。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明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5):175-177.

[2] 陈英,赵婷婷,章晓云.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25+28.

[3] 田茹,田利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预见性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6(23):168+195.

[4] 赵洁,邬洁.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的护理[J]. 医疗装备,2017,30(3):170-171.

猜你喜欢

并发症发生率预见性护理
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考察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