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教育干预用于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9-10-21吴诗英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护理

吴诗英

【摘 要】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辅以疼痛教育干预对减轻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恶性肿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目标,参照抽签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辅以疼痛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频率、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情况,评估并对比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未接受护理干预前,疼痛频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频率(1.09±0.21)次/日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3.04±0.22)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18.33±1.04)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辅以疼痛教育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癌性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教育干预;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14-02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讲,癌性疼痛是其十分典型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質量、身心健康等均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病情加重[1]。因而,应重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护理干预。本文以2016.3-2019.3我院收治48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为例,探究疼痛教育干预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恶性肿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目标,参照抽签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24例,包括男性13例,女性11例,最低年龄40岁,最高年龄78岁,平均年龄(57.6±2.3)岁,其中8例患者诊断为肺癌,11例患者诊断为胃癌,2例患者诊断为乳腺癌,3例患者诊断为食管癌。观察组总计患者24例,包括男性12例,女性12例,最低年龄41岁,最高年龄77岁,平均年龄(57.5±2.2)岁,其中9例患者诊断为肺癌,10例患者诊断为胃癌,3例患者诊断为乳腺癌,2例患者诊断为食管癌。通过统计软件验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比。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患者经临床诊断均判定患恶性肿瘤疾病,符合相关要求;(2)全体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1)排除晚期癌症患者,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的患者;(2)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检测患者体征指标,对症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辅以疼痛教育干预,具体内容为:

1.3.1基础宣教

大多数患者对于癌性疼痛缺乏正确的认知,单纯地将疼痛程度与癌变程度划等号,且由于自身心理因素对于疼痛的忍耐程度也会下降,就更容易对自身疾病情况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护理人员需尽可能利用相对简单的语言为患者介绍癌性疼痛的相关概念,并告知其发生癌性疼痛的原因和缓解措施,重点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保证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者掌握缓解疼痛的措施,从而使患者真正了解哪些疼痛属于无法忍受的范畴。

1.3.2疼痛评估

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疼痛程度的评估手段,例如主观数字法、量表法、问卷法等多种方式,指导患者数量掌握相应的评估方式,一旦出现癌性疼痛时立刻进行自我评估,并将相关数据反馈给护理人员[2]。而护理人员也需定时为患者进行更专业的疼痛评估,并以档案的形式记录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以数据的方式向患者介绍癌性疼痛的变化规律,以加深其对该症状的认识。

1.3.3消除顾虑

患者对癌性疼痛治疗时最大的顾虑在于止痛药的成瘾性问题,常会导致其自行减少药量或停药。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止痛药的健康教育力度,并针对患者所使用药物的不同进行讲解,明确指出止痛药物遵医使用的优势,消除患者对成瘾性的疑虑,并告知患者服药时需注意的各事项,纠正其错误的认知,使患者对癌性疼痛和相关治疗方案有更好的认识。

1.3.4家属教育

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家属讲解癌性疼痛的相关知识,并讲解部分日常护理共的注意事项,包括缓解疼痛的方法、用药剂量、疼痛评估方法等,同时还需告知家属日常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还需解答患者家属提出的部分疑问,并根据问题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每日疼痛次数,进行对比,利用VAS量表[3]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总计10分,分值越高,患者痛感越强烈。利用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总计21分,分值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佳。利用QO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共包括四项内容,即:生理质量、心理质量、环境质量、社会性。各项总分均为25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1.5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9.0统计专用处理软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卡方值、t值验证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p检验组间差异,p<0.05表示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疼痛频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未护理前各项无明显差异,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每日疼痛频率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更佳(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恶性肿瘤所引发的癌性疼痛症状较为常见,也是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可能诱发患者自杀。传统的护理方式仅是缓解患者的疼痛,但并没有给予相应的健康宣教,患者对于癌性疼痛的认知程度依然偏低,无法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而疼痛教育干预则是针对疼痛病症开展的护理工作,可通过一对一宣教、专家讲座、微信群健康文章等多种方式开展,纠正患者及其家属对癌性疼痛的错误认知,使其进一步了解这一症状的发生原因、缓解方式、用药方法等,提升患者的依从性,确保癌痛的缓解更加到位[4]。

总之,恶性肿瘤患者辅以疼痛教育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癌性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茹,胡志会,韩宏艳,等.全方位健康教育在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1):1648-1651.

[2] 郭生梅,李正娥,李桂云,等.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1):1042-1045.

[3] 王俊梅.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应用于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7):116-117.

[4] 纪京绪,杜彩云.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4):129-132.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