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环境下中国金融去杠杆的意义及其影响

2019-10-21李江川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3期
关键词:经济环境去杠杆

李江川

摘 要:如今,不断提升的杠杆率已经成为制约金融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金融杠杆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债务规模和负债负担日益增长,这一问题并没有局限在政府和企业当中,还涉及到个人债务。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全面放缓,渐趋平稳,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期,诸多企业行业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问题,加之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过高的杠杆率势必会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经济环境下,金融去杠杆迫在眉睫,已经成为规避风险、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重大课题。金融发展状态是否稳定,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与经济体系的发展,而过高的杠杆率给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制造了诸多障碍。只有加快去杠杆进程,平衡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解决失衡问题,才能给国民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经济环境;中国金融;去杠杆

所谓杠杆率,就是信贷总额与名义GDP进行比较后得出的比率。我们可从宏观角度和经济角度两个方向对杠杆率进行分析,上述结果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从经济角度而言,杠杆率也是资产负债率,反射出了经济主体的发展状态,也可说明经济主体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承担的资产负债。国家为了规范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将金融杠杆本身作为切入点,利用控制基础货币、准备金率调节、MPA直接控制扩张等方式开展了大刀阔斧的去杠杆工作。长此以往,金融经济的发展状态一定会渐趋稳定,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也会以健康和谐的状态发展下去。总之,对于中国金融而言,去杠杆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高杠杆率带来的影响

高杠杆率并不会在理论上对经济和社会带来影响,而是在实践中逐步体现出来,例如长时间处于过高的杠杆率下,企业的负债资本成本会有所提升,投资能力下降,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持续性的影响。因诸多细节性问题的累积,金融市场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更高,严重时会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同時在过高的杠杆率影响下,企业会面对本金利息无法偿还的问题,逐渐陷入债务陷阱,冒着违约风险而进行的企业经营,势必会陷入破产或倒闭的境地。与此同时,市场主体的资产价格会因为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存在而发生较大的变动,经济中心的运行规律也会被打破[1]。如果在繁荣阶段,资产净值可通过自身的正面影响改善外部融资成本,将其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刺激经济市场的活力,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在低迷阶段,资产净值和资产价格会因为经济主体的影响而不断下降,企业面临极大的违约风险。据银监会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12482.75亿元,最让人担忧的是,这些数据只是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状况做出的保守估计,事实上不良贷款总额一定会超出上述数据。如果在此种背景下发生资产价格下跌的问题,资金链势必会断裂,并在短时间内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引发不可挽回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国内乃至国际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因高杠杆率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经济环境下中国金融去杠杆的意义

(一)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的货币流动性日渐明显,这是因为货币政策分化而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制定了多项积极性的政策,为货币流动营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但是不断增长的经济压力仍旧给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加之中美贸易大战的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建设面临诸多金融陷阱和漏洞,极有可能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如今,如何控制系统性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重点讨论的重大课题。有学者指出,在降低流动性风险的过程中,杠杆率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应基于市场及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适当降低杠杆率,通过控制杠杆率的方式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金融经济发展一段时间后势必会产生资产泡沫,我国同样如此。而我国面对资产泡沫的主要方式就是应用非对称干预,这也是保障宏观经济发展稳定性的重要举措。而在资产价格升高或者出现较大的上升幅度时,央行不会采取任何方式对其进行干预。但是这种非对称干预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经济出现顺周期性,加剧了金融系统的波动状况,金融系统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事实上,这种非对称性的干预政策不利于金融经济稳定发展,但是在面对经济周期时又不得不采用此种政策。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我国学者得出商业银行期限错配、资本回报率下降、人民币汇率不确定等,是导致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结论。最重要的是,高杠杆率也是导致我国金融体系面临高风险的直接因素。金融机构和政府必须意识到高杠杆的负面影响,明确金融体系杠杆率与流动性风险之间的潜在规律,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采用宏观调控的措施维护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商业银行更是要做好取舍,将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进行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绝不可将目光完全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当中,还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安全与盈利问题。与此同时,必须基于市场发展状况,灵活的调整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率,尽最大可能降低杠杆率[2]。从金融机构角度而言,应明确引起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风险防控,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防范并抵御风险。而监管部门则要负责法律法规预案的完善与健全,提前建立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为金融体系的规范化发展保驾护航。

(二)维护实体经济

高杠杆环境下,实体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是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其次是高杠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杠杆率持续居高不下,实体企业会因陷入财务危机而更快的倒闭破产。除此之外,实体企业可采取恰当的手段完善内部的金融环境,控制金融体系,但是外部金融环境是不可控的,且瞬息万变。这给高负债实体企业带来了极为严峻的影响,快速变动的资产一定会使企业陷入全新的金融危机。如果在经济顺利运转并上升的过程中,高杠杆率并不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甚至会因为资产净值而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的利润率会从某种程度上抵消因资金成本而带来的负债压力。相反,如果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企业的资产净值和资产价格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因高杠杆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危机。因为高杠杆率居高不下,诸多僵尸企业才能长时间的生存于市场经济当中,市场经济无法顺利淘汰落后产能,并给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制造了诸多障碍。

在各项资金与资源合理配置的背景下,金融市场才会平稳运行,但是受到高杠杆率的影响,金融资金会逐渐吞噬并覆盖实体资本。事实上,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虚拟经济很难发展起来,而快速发展的虚拟经济势必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总之,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有互相合作、互相促进,才能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金融机构势必会陷入资金空转的难题,实体经济也会因为高杠杆率的影响而承担越来越大的负债率。据调查显示,在面对实体产业和金融机构时,银行业更多的关注金融机构的发展,并利用资金在金融机构中间做套利交易,实体经济的发展则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负面影响当中。去杠杆不仅标志着金融体制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还意味着金融体制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在国家积极推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融资成本势必会发生变化,高杠杆率也会有所下降,是國家通过宏观政策拓宽金融渠道、支持大众创业的重要体现。实际去杠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金融领域的改革,还要提高对小微企业的重视,引导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逐渐摆脱脱实向虚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宽其融资渠道。经济环境下,中国金融去杠杆有利于维护实体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三、经济环境下中国金融去杠杆的影响

高杠杆率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去杠杆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不断缩减的衍生品交易品种,即可说明金融去杠杆给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变动的背景下,必须采用其他的方式投资保值,而这会给投资行为带来直接影响,甚至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金融去杠杆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还是一门平衡艺术,必须在去杠杆的同时权衡资产负债和业务规模。消除金融去杠杆的负面影响,维护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确保资金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因金融去杠杆而受到影响[3]。

综上所述,中国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如今,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社会各界和政府更多的将目光集中于金融去杠杆当中。但是在市场发展大环境和中美贸易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一定要控制好金融去杠杆的力度和尺寸。实际去杠杆的过程中,还要配合使用辅助性的政策,例如调节经济下行压力,以更好的状态面对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政府部门更是要在去杠杆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维护经济发展的秩序,使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下。

参考文献:

[1]张军强.浅谈金融去杠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C].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7年第5期总第126期).2017:42.

[2]罗文钦.金融去杠杆对经济的冲击及防范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95-96.

[3]伏森.对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去杠杆的认识[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107-110.

猜你喜欢

经济环境去杠杆
“去杠杆”路阻且长
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运用
综合施策“去杠杆”
中国如何“去杠杆”?
“去杠杆”须精准加力
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问题研究
新疆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研究
浅谈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激荡中的终身雇佣制
现代会计发展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