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荡中的终身雇佣制

2016-06-16史春琦王珂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经济环境

史春琦+王珂

摘 要:研究日本企业的许多文献都很关注日本大企业人中存在的终身雇佣制度。这种制度在日本企业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也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随着国际环境的逐渐变化,这种制度的缺陷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本文遵从时间顺序,主要探讨:这种雇佣制度是怎样产生、怎样进化的;面对新的经济局势它做出了怎样主动或被动的反应;将来是否有被替代的可能。

关键词:终身雇佣制;经济环境;政策环境

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作为日本特定文化与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在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起到了积极的稳定作用,但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其不适应性表现得愈加明显。本文从日本国内及国外的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的角度出发,试图探讨这种制度的起源、发展及今后的变化趋势。

一、终身雇佣制的形成

任何制度的产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终身雇佣制亦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条件,甚至可以说其中的偶然因素占了较大的比重。为了适应二战后的国际新秩序,日本政府实施“道奇计划”,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控制通货膨胀。这样的政策组合是把日本和国际经济新秩序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机制,也确实在日本经济战后的飞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旨在通过平衡政府预算来消除通货膨胀的“道奇计划”的副产品作用十分强大。它带来的后果与文中讨论的终身雇佣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由于道奇计划严格限制财政支出与政府补贴,为遏制其引起的经济衰退,实现经济增长,日本政府选择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私有企业提供银行信贷,鼓励大公司和银行能够在提升生产能力和技术引进方面积极地投资,对经济良好的预期使得企业更愿意接受政府赋予其的福利任务。

2.不可能的福利国家

由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日本无法建立由政府斥资的失业救助计划。在对社会福利投入甚少的情况下,政府鼓励私有企业建立解决收入分配和工作稳定的计划,从而将这种福利功能转嫁给私营机构,政府提供保护性的减税和其他管制措施。

3.不对称合作的市场扩张作用

经济增长不可能单靠生产能力提高来实现,最重要的前提是生产的产品有市场。美国与日本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体系下进行的不对称合作发挥的就是扩张市场的作用。日本从该合作中主要有三项收益,一是日本能很容易的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并且很容易获取美国的技术;二是日本在不对称合作期间能关闭其国内市场;三是朝鲜战争期间日本公司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订单。这些因素为私有部门特别是大企业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也成为终身雇佣制形成的基础。

4.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日本国内经济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对终身雇佣制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1955年日本经济同友会发起提高生产效率的运动。工会集合主要政治力量达成共识:提升生产效率的成果要符合工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其次,1960年三池争议发展成全国范围的管理层与工人的对抗。日本企业从中深切的认识到解雇雇员的成本很大;最后,1963年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大公司为留住熟练工人广泛采用终身雇佣制度。

二、接受挑战的终身雇佣制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偶然性条件开始消失,终身雇佣制的不适应性开始浮现。

1.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稳定汇率时代结束,汇率上升的压力始终困扰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金融自由化与日美不对称合作终结。20世纪70年代外部环境的第二个重大变化是第一次石油危机,1974年日本经济首次创下战后负增长的纪录,经济结构调整不得不沿着顺应工资和能源价格迅速上升的新价格体系推进。1974年石油危机结束时,日本物价上涨率高居世界之首。

2.终身雇佣制的自我调整

1975年的“春斗”在杜绝工资和物价恶性循环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劳工方面为换取稳定的雇佣关系,接受了微高于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的加薪条件。劳使方面则表示:克服当前经济萧条,必须将提薪率控制在生产率升幅的范围内,否则无法维持雇佣。随着终身雇佣制的不断普及,在劳动者注意力从工资转向雇佣的背景下,双方都认识到失业与解雇的高成本问题。而政府则担心一旦大规模失业出现,由于相关福利计划的缺失,政治稳定必将受到极大影响,故极力促进双方谈判,达成共识。与此同时,制度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弹性变化来适应新的条件,主要是通过在企业内部消化过剩人员,回避解雇的方法,大大延长了调整和消化的时间。

3.终身雇佣制付出的代价

总的来说,尽管日本的失业率在石油危机后略有上升,但基本维持在2%的水平,与美英削减劳动力来降低成本的策略不同,日本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加强生产所涉及人员之间的协调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这种策略与日本企业的雇佣制度密不可分,只有这个前提存在,有关的政策才会发挥作用,抵制经济萧条和失业增加。

终身雇佣制度在石油危机中经历了种种考验,最终在企业和雇员、政府与工会之间的政治斗争中存活下来,对维持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是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出口企业受制于多余的劳动力,为保持市场份额只能接受很低的利润率,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直接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工资增长的停滞。工会虽为工人争取了雇佣保障,但代价却是低工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日本的工资在与失业和消费者物价进行均衡时显示出很大的弹性,日本工会通常选择放弃工资增长以换取就业保障。

三、长期萧条中的终身雇佣制

1985年发表《广场协议》后,日本开始迈向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如果在日元升值的压力下选择改革经济结构和提高效率,贸易状况将会得到改善。但由于受到促进增长与维持稳定双重目标的限制,日本企业无法用解雇来作为进行调整的工具,暂时性的制度调整也解决不了增长模式发生变化的冲击。最终企业不得不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虽能刺激增长,却没有解决效率问题,还引发了通货膨胀和投资热潮。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维持政治稳定与经济结构升级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内部紧张局势加剧。一方面,企业的破产数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大制造商开始向海外转移生产,两个方面导致了失业率的增长,1999年失业人数达到了342万。

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终身雇佣制的缺陷愈加突显:一是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日趋老化。较长的职业生命导致企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年轻人为资历所限容易埋没人才;二是机构臃肿。稳定就业政策使得公司机构重叠,在不景气时无法迅速解雇员工降低不必要的劳动成本,导致低效率运行;三是企业难以适应自身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在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时,企业缺乏灵活应变的机制,难以迅速降低劳动成本,导致竞争力下降。

四、结论

至此,本文跟随时间和事件对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的讨论基本结束,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终身雇佣制度有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终身雇佣制是一种稳定增长型的制度形式,在经济增长时期可以起到稳定政治与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一旦进入经济衰退期,虽仍可发挥稳定器的作用,但代价却是沉重的,企业生产率无法随着技术进步迅速提升,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都会影响经济形势的回升。另外,其与日本社会福利模式联系紧密,如果日本政府能够减轻企业在这方面的责任,终身雇佣制就会有更加弹性的调整空间。

2.终身雇佣制不可能被迅速替代

终身雇佣制自形成以来已逐渐成为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制度。在经济恢复增长的时期里,这种制度带来的社会稳定效果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其不可能被迅速替代的重要原因。对于这种渗透到意识形态中的制度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不断地改进的同时寻找合适的制度,逐渐的将其他制度与其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伞锋.日本终身雇佣制的变化与发展趋势[J].现代日本经济,1995(4).

[2]宋德玲,郭迪佳.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的成因及演变研究综述[J].日本学论坛,2007(2).

[3]桥本寿朗,长谷川信,宫岛英昭.现代日本经济(第1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加藤弘之,丁红卫.日本经济新论(第1版)[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5]大前研一.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第1版)[M].中信出版社,2007.

[6]高柏.日本经济的悖论(第1版)[M].商务印书社,2004.

[7]张舒英.新时代的日本经济(第1版)[M].昆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史春琦(1995.03- ),满族,女,籍贯:山东,本科学生,人力资源与经济统计专业,东北林业大学;王珂(1996.02- ),籍贯:河南省濮阳市,汉族,本科学生,会计学专业,东北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经济环境
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问题研究
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问题研究
新疆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研究
浅谈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现代会计发展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目标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现状与策略分析
新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如何加强营销渠道的管理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