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19-10-21唐民维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唐民维

摘要:将浅显易懂传统文化知识与小学数学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尚品格的形成以及对小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这种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美德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怀。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加入对传统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传统文化;教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154-01

1.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1 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往往会出现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将这些教材中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讲授文化故事的同时引出问题,就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故事背后数学知识的思考,学生在思考故事背后数学知识的时候,就能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对于探索知识的兴趣。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得学生的大脑得到激发,探索完后他们了解到许多对于他们来说感兴趣的数学故事,这种成就感和方法论可以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收益良多。

1.2 传统文化使课堂内容更为充实。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此间涌现了无数有关数学的传统故事。在数量上我们有足够丰富的内涵和经典故事能用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上,教师们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把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得数学课的内容大大充实。使得数学课的人文气息更加饱满,在课堂上讲授这些故事除了可以使得学生开阔眼界之外,也大大加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原本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另外,这些故事除了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有趣以外,也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德带入到孩子们的思想中,在教会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2.1 挖掘数学的数形之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挖掘传统文化和数学知识的结合点,让数学知识走下高高在上的理论神坛,走入生活,走近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来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生成和形成的过程。努力恢复和重现这一过程可以重建离散的数学知识与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追踪知识发展的轨迹,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前后脉络,感受数学和社会的变化。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们课前自己上网查阅、搜集和筛选资料,形成课上的交流材料,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然后我将孩子们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课件,最后将《乘法口诀》发展和演变美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這一过程中,同学们“耳濡目染”了数学知识是如何一步步跨越各种困难最终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前因后果,知道迎难而上、努力攻破数学难题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2.2 感受数学文化内涵,发挥数学的价值。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放眼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将结合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因此,在课后组织开展一系列和数学文化、数学历史等有关主题的学习和研究尤为必要,这使得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领悟到悠久的数学史以及数学文化的魅力。比如,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课本上的内容只是简要说明了算盘的诞生时间与对珠算的基本认知。往往忽略了它作为我国古代计量工具所占有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因此,让学生了解课本内容上延伸的知识,有助于他们对我国计算工具史和世界计算工具史的了解。我时常会鼓励我的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媒介、电视新闻以及报刊书籍等对数学文化进行学习。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相关的主题积极地开展。比如,在教学《对称》的活动中,我让大家课后在软件上绘制“对称”的图案,希望学生通过动脑和动手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大家先去了解我国自古以来的计时方式和计时手段,认识度量年、月、日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当然还有《九章算术》《多边形的面积》以及《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等,这些以活动展开的教学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促进了大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让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上去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认知。

2.3 参悟名人成长历程,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看的更远。在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中,巨人就是历代的数学家们,没有他们的贡献,数学的发展将会充满荆棘。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这些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不平凡的研究之路,从而使学生学习他们为了追求数学真理而坚持不懈,面对困难仍积极乐观,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教师也应正确看待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励学生以古代和现代的数学家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名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介绍祖冲之发现圆周率过程的“小知识”,如果他运用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解,就会体会到计算圆内接16384边形需要付出的努力,从而让学生学习到祖冲之对于数学的热情以及过人的毅力;介绍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取得的划时代的成果和付出的辛苦卓绝的劳动,让学生学习到陈景润的伟大以及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3.总结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准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但是数学的教育结束之后,数学的作用就消失了,这不得不说是数学这门学科的悲哀之处。而现在的小学生大都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学生的自立意识薄弱,自理能力不强。家长的溺爱让小学生从小养成了理所应当的思维定式,他们不懂得感恩,为所欲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就逃避。这种溺爱,已经阻碍了小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自立意识的发展,这必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

参考文献:

[1]周春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7):91.

[2]王爱玲.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读写算,2018,(18):96.

[3]王永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9,(4):24-25.

[4]蒲海林.浅谈微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18,(2):25.

[5]邓志平.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外交流,2019,26(18):240-241.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