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标示贴在PICC置管患者预防血栓风险管理的实践

2019-10-21李艺邓立华陈鹏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风险管理

李艺 邓立华 陈鹏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彩色标识贴在PICC置管患者预防血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对患者应用不同颜色的标识贴实施预防静脉血栓风险的护理干预。选择2017年我科的102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的12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使用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实施常规评估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彩色标识分级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两周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应用彩色标识贴实施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应用彩色标识贴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静脉血栓的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关键词】PICC导管;静脉血栓;彩色标识贴;风险管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117-01

PICC导管是一种经外周手臂置入上腔静脉的导管,大量研究表明PICC导管有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保护患者血管等诸多优点,现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肿瘤化疗患者[1]。然而在应用PICC时我们会发现虽然它有诸多的优点但仍然会因为缺乏及时科学的护理而引起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2] 。因此,对于PICC患者的评估、筛查、干预尤为重要[3]。我科自2018年起,采用陈璐等人设计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以下简称评估表)[4],筛选出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并对不同等级的患者应用彩色标识贴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收集我科2017年-2018年PICC置管的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20-80②性别不限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符合PICC置管适应症⑤在我科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患者⑥长期在我科进行维护。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80岁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PICC置管禁忌症者④出院后无法定期来我科进行维护的患者⑤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将2017年102例PICC置管病人作为对照组,2018年的12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的102例病人其中,男48例,女54例;年龄22-78岁,平均(53.24±15.76):胃癌31例,肺癌24例,乳腺癌25例,肠癌13例,食管癌6例,卵巢癌3例;观察组126例病人其中,男76例,女50,;年龄24-76岁,平均(55.37±13.26):胃癌32例,肺癌39例,乳腺癌18例,肠癌25例,食管癌4例,卵巢癌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两组患者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Groshong PICC 导管, 型号为4 F, 导管长度60 cm,静脉接头为美国BD 分隔膜无针密闭正压接头, 导管

固定透明敷贴(10 cm×12 cm) 及医用胶布固定导管。由我科具有PICC操作资格且经过护理部授权的专科护士统一置管和维护;两组PICC患者在置管后两周内每周进行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常规及B超检查,如住院不足两周的PICC患者,指导病人定时到门诊完成相应护理。

1.3方法

1.3.1 对照组 所有PICC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①置管当天轻微活动置管侧肢体,以握拳为主,之后每天6次每次十分钟②置管后24小时内给予首次维护,以后每周维护一次③置管侧手臂尽职提超过五公斤的重物,禁止测血压,做撑床动作,避免过度外展、上举等大幅度动作④输液前先抽回血,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输液结束后给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肝素液正压封管。⑤禁止盆浴、汗蒸和游泳,洗澡时用保鲜膜包裹。

1.3.2 观察组 根据评估表所示的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分别给予对应的彩色标识贴于患者PICC贴膜处(避免覆盖穿刺点)及腕带和床头牌,出院患者贴于PICC贴膜处及维护本封面。高危患者给予红色圆圈标识(圆圈上面标有PICC字样、其他颜色同理),中危患者给予橙色圆圈标识,低危患者给予黄色圆圈标识。护士每天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能一眼辨别其分级,从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①低危黄色标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②中危橙色标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加湿热敷,从置管当天开始,将毛巾泡于39-43度的温水中两分钟,拧干至不滴水为宜,从贴膜上方(避开贴膜一厘米处)至肩部湿热敷,注意避免将贴膜浸湿,每天四次,连续两周。③高危红色标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湿热敷及多磺酸粘多糖(喜疗妥)软膏外涂[5],每次进行完湿热敷后沿血管走向给予喜疗妥软膏涂抹,并轻轻按摩,避开贴膜处,范围在5-6米,每天4次。

1.4 观察指标

1.4.1 静脉血栓发生率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定血栓[6]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数据仔细核对后录入Excel数据库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静脉血栓发生率 (%) 见表1。

3 讨论

3.1 PICC患者置管后关于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干预的重要性

患者行PICC置管后,静脉血液流速缓慢,加之导管的异物特性,会对血管壁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膜反应性炎症,损伤血管内皮而诱发血栓[7],相關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医护人员还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出现PICC导管护理方法不正确等问题,导致血栓形成机率不断增加,进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先是通过评分表将病人血栓风险进行分级,再将彩色标识运用到临床护理风险识别中,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日常操作时能一目了然患者存在血栓的风险分级,从而准确有效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减少血栓发生的概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护服务。

3.2 PICC置管后两周筛查的必要性

国外研究显示[8],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的时间起3-22天,平均8.7天。国内研究发现[9],55.56%的血栓发生于置管后两周内,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护理干预时间为两周。通过这两周的评估筛查及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降低了血栓风险,所以两周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3.3彩色标识对预防静脉血栓风险管理的临床意义

PICC置管后,专业护士立即通过患者的评估将彩色标识置于相应位置,护士在每次观察和维护时能第一时间辨别出患者发生血栓风险的等级,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指导,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同时科学有效的护理减少了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带管时间。综上所述,彩色标识贴在预防PICC置管患者静脉血栓风险管理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军功. PICC导管临床应用及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9):108.

[2] 郭宏早期预见性护理预防恶性肿瘤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J]血栓与止血,2017,23(2):355-357

[3] 邓秀云黄子珍唐玉芳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894-896.

[4] 陳璐,谢新芳,沈洪,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4):10-13

[5] 张淑香,李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与湿热敷法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效果比较[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54-55

[6] 林凌 杨炳昂 唐海霞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picc上肢血栓[J]中国普外科杂志,2012,21(6):671-674.

[7] 冯志超,张红,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防治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25-6326

[8] 侯艳艳.肿瘤患者静脉置入PICC后出现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5,8(08):48-49.

[9] 张银萍崔焱钱志慧等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4):434-437

[10] 李琦,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