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经典,展现学生人文素养

2019-10-21祁永山张静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祁永山 张静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在教育部有关立德树人理念落实的指导意见中,传达了教师应集中塑造学生良好学科素养,使之在文化知识学习时能保证身心健康良好发展,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对此,诸多院校中也在环境建设和校园氛围营造中引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求通过校本课程和专业教学课程滋养学生心灵,拓宽其文化认知,提升人文素养。因此,本文将从校园角度宏观层面出发,探讨传统文化植入教育教学的路径,分析应以何种手段造就学生文化品质与人文素养。

關键词:传统文化;核心素养;经典诵读;人文素养

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和教育部专业课程的结合,力求迎合核心素养目标全力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并培养其人文意识。而在此过程中,一些带有传统文化特色并极具经典意义的书籍成为了文化传递的载体。对此,若想让传统文化渗透于学校各角落,并加强师生集体人文素养熏陶,学校可积极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借此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品鉴,以及对其中优越文学作品的深切认知与体会。学校方面也应基于此种文化传播路径开展校园类经典诵读的多元形式活动,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展现提供机遇。

一、积极开展诵读类校园活动,品鉴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教育部有关学生核心素养主张的提出能维系最佳教学愿景,使学生在进行文化学习中养成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必备能力与品格。而这其中有关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能深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让学生在校园创设的多元文化氛围中塑造良好个人修养,并提升关爱社会与国家的道德情怀。这些必备品格与能力的塑造都可通过诵读经典全力实现,从校园宏观角度展望,学生对于经典的诵读可以活动体验模式积极参与。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引入路径也可以分为多个层面,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别的经典作品,包括历史类、哲学类、艺术类或人文类等范畴。

活动的具体推展方式可选取课间,或学校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所专门选取的活动时间。并由各个年级与班级全体师生参加,每个年级可以自行规定所诵读的篇目类别。例如传统文化主张“未做事,先做人”,要求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能够坚守道德本分,先修养身心,再建功立业。对此,诵读活动中学生可着重朗诵《弟子规》这本文化经典名著,在朗诵中学生能够积极汲取其中“仁义礼智信”等民族的文化根本常识。长此以往,学生在为人处世、求学智慧与文化习惯等方面都能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有效提升个人精神面貌。

二、适当开展演讲类校园比赛,品析传统塑造学生人文修养

在各种诵读类校园活动中学生通过集体朗诵模式,积极朗读多种有关中华文化的经典书籍,这不仅能拓宽文化视野,还能修养身心塑造人文品质。除此以外,校园还可积极开展各类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对比赛的求生欲望提升朗诵积极性与投入度,并以演讲方式提高朗诵中的语言表述流畅度及艺术优美度。这样,学生不仅可通过朗诵来深化道德情操,汲取经典书籍中的优秀文化;还能培养交际表达能力,而这也是核心素养内容的具体指标。

学校设定的演讲比赛应涉及多元化文化因素,不规定范围,要求学生自选题材展开经典作品的演讲诵读。比如一部分学生可选择唐诗宋词,或其他朝代的一些诗歌、诗词和民谣作品进行诵读演讲。不同朝代因其社会背景具有不同文化特征,而不同诗人对于经典作品的描述也有其个人风格与所表达的文化理念。因此学生通过对多朝代诗词作品的演讲朗诵,能吸纳其中历史文化,并了解诗人所想传达的情感与壮志情怀,以此熏陶心灵,提升人文素养。除诗词类演讲外,一些学生还可选择朗诵四大名著。积极选取《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名著的经典篇章进行朗诵演讲,还可将之转化为情境剧表演模式,由几个学生成立表演小组,对经典篇章事件以声情并茂的方式,一边朗诵,一边通过行为展现。这种演讲方式更能体会学生个人智慧,使其在多模态朗诵中有效塑造人文修养。

三、各级教师充当领读导师,滋养学生心灵提升其人文意识

上述展现了学生在学校活动参与中以个人或小组体验形式进行的自主朗诵,这种朗诵方式较为多元,能激发学生最大投入度与积极性,并迎合其兴趣爱好,满足其人文素养发展需要,使之充分体验传统文化理念。但除此以外,从更为专业角度来讲,学校还可成立一些由教师专业指导的朗诵活动,教师作为领读导师,带领学生品读经典与文化作品。这样能在学生遇到较难理解的文化知识时,由教师及时做出解析,并为其分析经典,提升其深度认知。学生在教师专业引导下可一边诵读经典,一边确切体会其中的文化理念,使诵读的最终效果最为直观。

例如教师可选取《战国策》、《左传》或《世说新语》,这三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进行朗诵指导。教师用保有情感的方式朗诵其中极富民族情感的经典绝唱,以《世说新语》这本魏晋南北朝的玄学著作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诵时,如若学生不够了解魏晋时期玄学的风尚之势,便会对其中魏晋人士的思维方式及生活状况有所困惑,那么教师便可在朗诵时,向学生说明当时的魏晋南北朝社会发展形态,积极引入一些故事和名人事迹拓宽学生文化认知。通过此种朗诵能让学生了解到各时代的文化背景,并经由教师点拨全力深化人文素养。

四、总结

总的来说,为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学校在积极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经典诵读开拓学生视野,有效培养其人文素养。具体路径可通过校园类活动、演讲比赛及一些专业指导诵读模式全面践行,致力于拓宽学生文化认知,滋养其心灵并提升其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1]杨青花.简析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J].名师在线,2019.

[2]魏冬.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甘肃教育,2018.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7]GHB215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