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措施

2019-10-21何红梅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习惯培养

何红梅

【摘 要】预习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拉近学生与课堂教学活动之间关系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措施

一、布置预习作业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往往比较差,并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新课预习,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应给学生布置适量的预习作业,而作业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拿捏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预习,让他们通过课前预习初步掌握知识的结构,对于不明白或者是不清楚的地方还应当标记出来,等到上课的时候可以询问教师来解决,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布置预习任务:准确地区分1-5数字且熟练书写,正确地计算1-5数字之间的加减法。学生会根据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展开自主预习,而且能够自觉地将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通过咨询教师来解答疑惑,从而形成预习习惯,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

二、鼓励学生尝试

要想更好地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更为重要,因为此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困难和疑惑,此时的他们往往会因为解决不了困难而丧失自信心,所以,教師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他们出现困难时应当及时地给予鼓励,帮助他们不断去尝试来攻破教学重难点,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预习效果,这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关键。例如,在讲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节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点,去练习或者是解决简单的加法计算,学生们经过一番努力尝试计算之后会掌握计算规律,也能够从练习中检验自身的预习效果,这样既能实现让学生通过反思预习查缺补漏,又能够实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创设预习空间

有教育研究者曾经指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动力都是需要一定空间的,倘若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是很难高效完成事情的,更不要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预习空间,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开放的学习活动空间里茁壮成长。比如,在讲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节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手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预习的空间,要打破传统那种一手包办为学生做好一切的现象,因为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才能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方式相比“灌输式”教学所获得的成效更令人满意,通过学生不断地自主预习很快就可以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规律。当然,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预习中,在他们出现疑惑时适当地给予引导,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四、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知识往往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应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预习习惯的关键环节。而预习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书本上面,更应加扩宽预习的范围,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此一来,才能大幅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会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比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节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折、剪、画等途径去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久而久之,就能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最终促进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

五、开展探究合作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势必离不开探究,探究合作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养成预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同时,这种学习态度和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探究合作,很多时候,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疑难问题,而这些疑难问题就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探究合作来解决。比如,在学习“数据收集整理”一节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记录整理下来,随后再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去探索,或者是与其他同学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来研究,如此一来,就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最佳理想状态。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外界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因为只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才能独立自主进行自学新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手段,通过布置预习作业、鼓励学生尝试、创设预习空间、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探究合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预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德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J].教育科学,2015,9(17).

[2]杨素娥.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5(17):17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