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与“讲”的路径研究

2019-10-21宋克化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讲方式课改

宋克化

【摘 要】作为徐州市域课改教学方式的“学讲方式”,主要关注学生如何“学进去”以及怎样“讲出来”,这种“师退生进”的课改要求,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从以学习单引导“自主先学”、以问题引领“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讲出来”、以班级为单位“讲出来”四个方面探索学生“学”与“讲”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学讲方式;课改;学进去;讲出来;路径

作为徐州市域课堂改革“学讲计划”,推行“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树立天赋潜能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学进去”的同时,还要能够“讲出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谈谈在运用“学讲方式”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与“讲”的一些做法。

一、以学习单引导“自主先学”

自主先学,指在课前或者刚开始上课的一段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先行学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自主先学,可以保证学习速度不同的学生异步学习的公平机会,可以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下一步的讨论,学习的效果更突出。数学学习需要理性和逻辑性,笔者一般采用学习单的形式或者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先学,以引导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进去”。

比如《千克和克》一节的学习,笔者制作了一份学习单,提前下发给了学生。学习单有开放性的调查,比如“搜集记录一下家里有哪些东西标注了‘克或者‘千克,自己用手感受一下重量。”“家里有没有称量物品重量的秤,试试你会使用吗?”也有一些促使学生了解单位“克”或“千克”的问题,比如填空题:一只羽毛球重10( ),一部手机重150( ),一台风扇重5( )……这主要培养学生对“克”和“千克”概念的认识。还有一些连线题、比较大小题。笔者还制作了5分钟的关于各种秤的介绍和认识读数的微课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这些辅助,让学生自主先学的目的性更强,质量更高。

二、以问题引领“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讲方式”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一种集体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主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解决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合作学习”的内容需要精心挑选,数学教师要把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集体的讨论,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总结出问题的规律,在集体的探讨中促进个体“学进去”。

比如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节,常规的教学总是教师给学生讲解混合运算的法则,虽然学生也能记住,但不容易理解,而且容易忘记。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得出法则,比如笔者给学生一道题:“一个乒乓球5元,一只羽毛球9元,一个足球85元,我们班级有200元班费,要买8个乒乓球、6只羽毛球、1个足球,班费还能剩多少元?”笔者让学生进行解答,学生多分别列出来:5×8=40(元),9×6=54(元),40+54+85=179(元),200-179=21(元)。然后笔者让学生讨论能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并计算吗?学生开展了小组讨论,得出综合算式为200-(5×8+9×6+85),进而得出部分运算法则。同样笔者仍然设置几个应用题,让学生再分析有除法、乘法、加法、减法存在的综合运算题,进一步得出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让学生把学习的重点进行讨论,进而自己得出答案,学生“学进去”的知识才是自己的,记忆才是长久的。

三、以小组为单位“讲出来”

学生“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反过来可以巩固学习成果,促进“学进去”的积极性。数学教师要发掘学生的潜力,要信任学生,彻底改变遇到问题直接灌输的做法。讨论问题的时候,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学情不同,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同,小组成员要协作分工,可以采用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先谈各自的想法再汇总思路的形式。如果遇到还有学生没有掌握,还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兵教兵”的形式。

比如《24时计时法》一节,学生最容易错的地方就是跨越上下午时间段的计算,比如“从邳州坐汽车到徐州,上午11:30出发,下午1:10分到达,求一共坐了多长时间汽车?”很多学生会列出11小时30分钟-1小时10分钟=10小时20分钟,这还是没有明白24时计时法的真正意义。笔者就引导学生讨论“24时是从哪个时间开始计时的?这个计时开始的时间我们还有其他表达方法吗?”“下午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达有什么规律?为什么?”笔者倾听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内有的在发言,有的在记录,有的在补充,学生都在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讨论的过程就是小组内“讲出来”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分享出来,共同提高认识。

四、以班级为单位“讲出来”

以班级为单位的“讲出来”,是更高层级的“讲”,需要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后整理的基础上,面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要学会“退一步”,把讲台和黑板让给学生,要让学生勇敢走上讲台,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接受同学的质疑和补充,以此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总结经验,把问题解决的更透徹。“师退生进”,不是简单的角色互换,而是教学理念的革新,也是民主生态课堂的体现。

比如上面学习的《24时计时法》,笔者出了一道综合题:“一列火车上午10点钟从哈尔滨发车去上海,到达上海是凌晨5点,这列火车运行了多长时间?”考查学生掌握情况。笔者在巡视时发现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答案,等学生做完以后,笔者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等讨论结束,笔者让一位同学到黑板列出算式,并给大家讲一下这样做的理由。等学生讲完,笔者再加以强调注意的地方,这种面向班级同学“讲出来”的形式,促进了学生表现欲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

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学进去”为目的,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讲出来”是教学理念的变革,学生通过“讲出来”固化了学习成果,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呈现。数学教师要创新“学”“讲”的路径,为学生创造一条高效学习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学讲方式课改
“学讲方式”下的大班化英语教学思考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