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2019-10-21冯亚如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效果

冯亚如

【摘 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总结护理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案例为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两种患者的身体指标积分、不良症状积分进行分析,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案例实施综合性护理,整体优势明显,能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实施和推广。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04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research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summarize the nursing results.Methods: 90 cases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were conducted respectively.Results:The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has obvious overall advantages and can reduce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Complicated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Nursing effect

为了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结果,选择我院接受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案例为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接受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案例为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和女分別是25例和20例,年龄范围在40-79岁。观察组:男女分别是23例和22例,年龄范围在41-72岁之间。综上所有资料可知,两组患者资料可以分析和研究,差异不明显(p>0.05)。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者。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性护理措施,按照流程要求进行,对家属进行指导和教育,增强认知度。观察组实施的是综合性护理,如下: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偏瘫的现象,需要减少静脉穿刺数量,减少血管反复损伤出现的血栓。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患者血管内药物滞留。下肢护理针对的是下肢的功能锻炼,涉及到下肢抬高、关节肌肉运动和腹部运动等,需要定期进行翻身,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外旋和内翻等,膝关节需要进行屈伸运动,腓肠肌进行挤压按摩,髋关节进行扭转运动,保证患者的下肢得到适当锻炼,促进下肢静脉血液流动效果。在当前基础上让患者选择合适的袜子,在睡前脱下,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回流。对患者进行保暖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抗凝、溶栓等治疗,减少血液高凝产生的血栓。

1.3效果分析

显效:不存在血栓,患者顺利康复。有效:患者整体上治疗后不存在异常反应。无效:整体效果不明显,可能存在肺部栓塞的情况。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体征积分、症状积分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种患者的身体指标积分、不良症状积分进行分析,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如表1:

3 讨论

综合性的护理指导以患者为中心,在当前临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各项护理指导方式的落实。在当前后期护理指导中,依据现有的护理指标和基本要求进行,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中,栓子容易出现脱落,但是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肺动脉后,引起肺栓塞。需要注意的是卧床休息,一旦出现胸闷和气短等现象,需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及时听诊,一旦形成后,让患者平卧,避免患者咳嗽,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积极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对两种患者的身体指标积分、不良症状积分进行分析,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案例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整体优势明显。

综上岁数,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合理应用后能提升患者认知度,值得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彩萍,倪志宏,马颖君,等.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4):1311-1312.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效果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