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9-10-21赵培凤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

赵培凤

【摘 要】目的:经过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中使用的情况,解析其利弊,从而使临床儿科的护理服务更贴近病人的需求。方法:在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住院的儿童患者100例,保证样例的随机性。把数据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统一进行普通的照料,实验组则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方式对儿科患者所带来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8% ,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对于儿童护理有较明显的优势、使患者更迅速的康复、避免因护理服务引起的纠纷、降低其他症状的引发。

【关键词】风险防范式;儿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044-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in paediatric nursing, so as to make the nursing service of clinical pediatrics closer to the needs of patients. Methods: 100 children hospitalized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to ensure the randomness of the sample. The data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car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isk prevention paradigm nurs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 groups on paediatric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2%,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8%.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ignificance of planning and learning. Conclusion: risk prevention paradigm nursing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child nursing, which makes patients recover more quickly, avoids disputes caused by nursing service and reduces the causes of other symptoms.

【Key words】 risk prevention paradigm; paediatrics; nursing management

1 資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探究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住院期间儿科病患10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分。在实验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在2-11岁左右;住院时间(5-31)d。而对照组预设为男性30例女性为20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2-10岁;住院时间(8-33)d。此研究要确保监护人知情并对一系列操作过程都了解,在自愿的情况下参与。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其中包含心理健康、饮食忌口、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指导,保证生活环境的舒适。实验组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详细的做法为:①首先给患者准备一个令人能感觉放松、舒适的病房,其次要根据儿童患者的身心规律以及个性差异,进行局部的调整。②护理人员的选取应更加正规,专业水平和实际突发情况处理能力都要有一定的要求。③应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相关法律,培养其知法守法意识。进行专门的法律学习,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可根据法律知识为自己维权。④实行“把人放在第一位”的政策,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多倾听患者的想法。⑤儿童因为心理并没有健全,在住院期间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就暗示着护理人员要给孩子温暖,给予安全感,获取患儿的信任。

1.3观察指标

根据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实用护理率、紧张烦躁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率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里的信息统一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明,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有效护理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8.0%,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儿科护理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一定在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关注患者的年龄及个性差异,也巧妙地避免更多医患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补充病情的相关情况、以及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积极地向患者普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令患者及其家属扭变错误想法,以积极、良好的态度配合临床工作

同时,参与儿童护理的人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较强的忍耐性、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从实际经验中汲取教训,完善自我。为护理服务行业不断被壮大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儿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J]. 李叶荣,刘国强.  中国医药导报. 2017(26)

[2]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吴佳莹,陈京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07)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管理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近9万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