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10-21张琳
张琳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不乏美学元素,注入古诗词中的音乐元素,散文中美术元素等,而这些美学元素无疑增强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基于此,笔者以语文中的音乐元素为例,从“导入、探究、结尾”三个环节入手,展开具体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音乐元素;语文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陶冶情操、提高性情的显著意义,它既能够以娱乐的方式为大众带来带来审美愉悦感,而且也能够以艺术的思想直指个人情感,带来心灵上慰藉。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学元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音乐元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为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不高,再加上教学方法的滞后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容乐观。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艺术元素,领会教材意图,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外部的有利条件,以音乐为手段,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也要注重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有效把握教学时机,从而让课堂教学既具文学之思想,也有音乐之美感。
一、导入中渗透
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彰显教师教学能力的首要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找到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契合点,并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花牛歌”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我会以音乐进行导入,为学生播放“花牛歌”,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谈一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之后,我会让学生解读课题,引导学生从课题中揣摩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为后续的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进而,再让学生自读诗歌,让学生从诗歌的任意角度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比如,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我会创设合理的情境,为其播放配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展开对诗歌意境的想象,从而切实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探究中渗透
课堂探究既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我语文魅力尽显的时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以音乐为载体,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语文文本中的音乐元素,从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词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会在教学中渗透一定的音乐元素。首先,我会以游戏进行导入,为学生展示一个魔方,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观看,并说出自己看到的颜色,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揭示课题。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体会古诗词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进而,我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诗意,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会以音乐为手段,展开配乐诵读,让学生了解到古诗吟唱的性质,并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最后,我会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懂得诗词中所蕴含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结尾中渗透
课堂结尾既是知识沉淀和情感升华的环节,但也是学生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的时候。为了保持学生注意力,可用音乐来加以引导。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用音乐进行结尾,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并在音乐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夏日绝句》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我会在教学中渗透一定的音乐元素。首先,我会以《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进行导入,让学生根据音乐想象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我会让学生朗读古诗,并尝试以不同的诵读方法进行读,比如:吟唱,学古人摇头晃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再对古诗内容展开深层次剖析,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最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词中的美感,我会以音乐进行结尾,从而让学生在欣赏中的情感得到升華。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音乐元素,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音乐与文学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就本质而言,它们是相互独立的艺术类型,在文学中渗透音乐,对音乐而言,似乎有点“委屈”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更多的艺术元素,既要把握渗透时机,也要懂得泾渭分明,不可“强买强卖”。
参考文献
[1]崔金瑄.浅谈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8(26):108-109.
[2]朱玉玲,刘漫娟.以音乐之韵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色[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