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9-10-21冉紫怡刘亚平

锦绣·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冉紫怡 刘亚平

摘 要: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人们也愈发重视环境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把国内环境现状与新加坡的环境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找到突破口,希望能够整合社会力量,从整体上平衡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其过程看似必须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其实不然。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新加坡,同时也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新加坡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全球独树一帜,其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引,以适宜的政策为依据,以强有力的法律为保障,绿色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正因如此,这些年许多外国学者、专家到新加坡造访取经。环境保护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甚至还会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或是几代人。因此,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可见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同时,也为我国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造福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性、严峻性,倍加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二、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环境现状及新加坡环境现状

生活在华北平原的人们有更深切的体会,我们所经历的灰霾天气正在增加,当很多人还对天气预报中出现的PM2.5心存疑惑时,各种各样的防霾口罩铺天盖地而来;水利部曾对全国700多条河流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发现,46.5%的水受到污染,水质只能达到四类五类,10.6%的河水严重污染,水质为超五类。我国的土壤污染十分严重,土壤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农药超标率也很高。在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因此,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突出。

新加坡享有“花园城市”美誉,拥有多层次和广覆盖的绿化、高标准的卫生条件和通畅的交通。新加坡国土小资源少,对于节能环境格外重视,主要体现在废水再利用、垃圾处理、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绿色建筑这四个方面。

2.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现状与新加坡环境管理工作特色

环境污染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往往与管理者的思想有关。很多的地方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只注重自己的政绩,而不重视环境保护,同时,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工作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新加坡城市治理全球著名,其城市治理的特色主要有:严格依法治理、重视绿化建设、公众参与、官员廉洁守法等。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单单是环境问题,还牵涉到公民素质培养、城市规划管理、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官员素质等问题。

三、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民对于生存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问题已經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一方面,打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不仅关乎社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社会文明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另一方面,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如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必将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了,技术不断地更新,才能促进环境保护。因此,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能片面地强调一方必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持久发展。

在经济方面,新加坡人均GDP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具备一流的国际竞争力和发达的贸易;社会方面,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形成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态势。在新加坡的经济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坚持着绿色发展途径,体现于:构筑绿色产业结构,充实绿色发展实力;组建科研生态系统,打造绿色发展平台;着眼国外需求市场,拓宽绿色发展空间;降低消耗与污染,缩小绿色发展成本。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智慧。

四、结语

环境保护和社会及经济发展既对立统一又可以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其次要加强政府的监督指导,更重要的是发挥群众的力量,使人民群众和各个企业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地行动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这一社会问题。在当前建设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只要社会各个阶层都为保护环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必定会得到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2]董保华.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吴晓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营销.2012(10).

[4]任国峰、周雪梅、任碧秀,等.新形势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北方环境.2011(7).

作者简介:

冉紫怡(1999—),女,重庆人,本科,汉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物联网工程(中兴通讯合作班)专业,研究方向:物联网工程。

通讯作者:刘亚平(1992—),男,助教,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环境哲学。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