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境”价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功用
2019-10-21张丽红
张丽红
摘 要:高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认知,还需要将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下,充分理解其内在原因和逻辑。历史“语境”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更多融入历史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思考,把握真实的历史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历史“语境”在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语境”价值;高中历史;功用
引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塑造“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把握历史,并对历史做出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年代久远,其发生发展都依赖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其背景和环境,就很难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本文从历史“语境”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语境的理解
对历史的理解和评判不能仅仅依靠历史教材上一段简短的文字介绍,而是应该本着客观的态度、尽可能丰富历史资料,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将历史事件和人物所面临的客观背景了解清楚,也就是说要准确把握当时的历史“语境”。高中历史教学的“语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历史,避免对历史盲目的、片面的、脱离实际的曲解。另外,历史是学生了解本民族、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国家起源和发展的重要窗口和途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语境,将自己的认知建立在客观的历史语境之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塑造出历史素养。最后,历史语境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特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认知。
二、语境的运用
(一)还原历史
真实的历史语境需要还原历史。高中历史教材上记载的只是历史事件,受到篇幅的限制,教材上的记录通常以总结性的语言对历史事件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而且描述的内容中有不少直接给出观点或者结论。这样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学生难以从教材中的内容顺利的进行思考并推导出自己的结论,对于教材中提供的观点或者结论也难以在思维上产生深刻的认知。如果老师要在教学中营造历史的“语境”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详实的历史资料,并借此过程充分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学生应该改根据详实的史实资料来把握历史,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关于甲午海战的部分,历史教材中并没有对中日双方的战争准备进行详细对比,也没有充分说明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的发展线路。实际上这一点对战争的成败非常关键。日本早在中国之前就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军事发展模式,他们非常看重自己的装备水平,而且日本的发展思路是消化吸收西方的技术,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技术,所以日本在甲午海战中装备了自己的火炮,射速远高于中国的火炮。但是中国的北洋水师所使用的战舰和火炮是从西方国家购买的。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在军事发展思路上是目光短浅的[1]。
(二)启发思考
近代中国发生的最沉痛的历史就是日本的侵华战争,高中历史教材中对这一部分也有很多介绍。学生应该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学会思考。如果学生想要充分了解日本侵略我国的原因,就应该根据史实充分了解日本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同时学生还要思考为什么日本敢于向我国用兵。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语境”就不难发现,受到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再加上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极其有限,他们才决定通过战争来转移发展的困境。之所以敢于侵略我国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国家内部一盘散沙,抵抗能力非弱,日本人甚至妄图采用速战速决的方法灭亡我国。在历史语境下分析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规律[2]。
(三)塑造愛国精神,树立危机意识
当前阶段我国处在一个和平的、安定的、蓬勃向上的局面之下。在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太关心过去的历史,也不能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过去所面临的危难。要知道即使是在今天,我国的周边情况依然复杂,和平之下潜藏着危机。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历史“语境”,重视对史实的还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中华民族曾经的遭遇过的重大危机。这样做可以塑造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不发展或者发展缓慢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
(四)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历史学习并不是被动接受教材上的观点,也并非老师说的就一定对。学生对历史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主观判断,但这种主观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学生应该根据史实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自己的思考。历史语境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而且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更好的历史学习的方法,学生应该在历史学习中重视对历史语境的运用。
三、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历史“语境”的作用,老师要注意通过历史“语境”来还原历史事件发生时的背景和环境,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的把握历史事件。另外,历史“语境”还能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树立危机意识。
参考文献:
[1]冼新巧.“语境”价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交际,No.478(8):204-205.
[2]肖云豹.“考辨”“语境”和“设问”——例说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论坛,2015(2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