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
2019-10-21蔡根全
蔡根全
摘 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自主性的知识探索能力。基于此,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为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中的探究式教学组织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封闭、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片面等问题。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發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毋庸置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行,可以最大限度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为此,教师应该对探究式教学理念有更加准确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更加恰当的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创设学习氛围,激发探究意愿
教师应该明白,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首先应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利用更加恰当的手段对学习氛围进行优化。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通过多媒体中视频、声音、图像、影像等多样化的媒介因素,能够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探究式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以《草船借箭》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面对周瑜十天造十万支箭的刁难,机智的诸葛亮承诺用三天时间完成,之后在大雾天,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利用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支箭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由于很多学生没有看过这部小说,所以我在教学中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而是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这段视频节选自1994年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一集,这一集与课文中的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在播放视频时,我挑选了这个故事中最精彩的几个片段。通过这段视频,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我趁势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到的视频内容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是相似的,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完整情节是怎样的呢?”最终,借助多媒体视频,不但增加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而且使学生对诸葛亮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鲁肃的忠厚、曹操的多疑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自主探索,尊重学生见解
探究式教学理念关注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不难理解,这是巩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自主性的知识建构并不是说完全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尤其是小学阶段,为了使学生的探究不偏离文本的主线,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这样不但可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够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以《丁香结》为例,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自主性的探索。首先,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为了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引导,我结合文本重点设计了一些问题:(1)作者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这些丁香各是怎样的?(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丁香进行了描写?在描写当中,作者赋予了丁香怎样的品格?(3)古人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感情?文中对古人诗词的引用有怎样的作用?(4)丁香结是什么?这种事物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对丁香的感情是怎样的?接着,学生依据这些问题对本文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读,同时,在自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还进行了相互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最终,通过这样的学习流程,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三、注重课后延伸,拓展探究宽度
课后延伸是探究式教学活动不断深化和拓展的有效方式。之所以要进行课后延伸,一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使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二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
例如《精卫填海》是一个十分经典的中国上古神话故事,而这种题材的文本也十分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特点。于是,我结合这篇课文的内容进行了课后拓展与延伸,引入了《夸父追日》、《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等一些同种类型的中国上古神话故事。同时,在拓展阅读中,我要求学生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异同之处进行了归纳与概括,并写一写阅读神话故事过程中产生的感悟。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锻炼了学生对相关题材文本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开展探究式教学,是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法。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语文课堂洋溢更加浓郁的人文精神,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无限生机,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华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语文课内外,2019,(36):62.
[2]宋凤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