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风险知多少?
2019-10-21许伯林
许伯林
【中图分类号】R47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37-01
希腊文narkosis对麻醉的解释是麻木麻痹,现代医学给出麻醉的精确定义:药物直达神经系统,对其功能进行抑制,进而经让人体丧失痛感,这就是麻醉。现在麻醉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只要麻醉药剂量合理,病人基本不会感觉到疼痛,但麻醉剂用量过大或过少,都会带来一定的麻醉风险。若想将麻醉风险降到最低,主治医生必须有丰富经验,且麻醉时认真仔细。
1 麻醉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麻醉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手段,旨在减轻病人痛感,目前医院经常将麻醉用在以下方面:临床麻醉。既包括术前准备,又包括术后护理,麻醉前需对病人身体进行全面了解,分析手术类型,进而配置相应的麻醉药物。有的患者术前情绪波动较大,此时医生可适当给与病人镇静药物,保证其术前心情平和,麻醉前不能吃东西,否则手术中会出现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麻醉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给药,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将患者安置在恢复室,在患者身体机能未恢复前,不能放松对患者的身体监测,并做好患者术后情况记录,为麻醉提供更多可参考资料。
重症监护。重症监护病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身病情非常严重,另一类是手术中出现异常情况者,患者身体内部系统发生紊乱,不能正常进行代谢、呼吸困难等,这些病人集中到重症监护室进行专业监测,重症监护对仪器精度要求较高,除监测设备还,还需准备抢救设备,防止病人出现突发情况。
急救复苏。常见于心肺复苏,如触电、车祸等导致人体休克,必须立即进行抢救,抢救期间要用到相应剂量的麻醉剂。
疼痛治疗。人体某部位出现长期疼痛症状,如腰痛、膝关节疼痛等,久治不愈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此时可适当用麻醉手段进行治疗。此外常见的止痛药,如止痛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其中都含有麻醉成分,但只能缓解患者痛感,不能根治疼痛。
2 什么原因导致麻醉风险?
麻醉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麻醉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且导致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不仅包括患者身体素质、心理等内在因素,还包括手术方式、抢救设施等外界因素,以下几点是麻醉风险常见因素:病人因素。患者年龄尚小,身体各系统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耐受性较弱,若按照成人剂量进行麻醉,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患者疾病症状较重,如癌细胞、心脑血管病等,麻醉时进一步破坏其身体机能,麻醉死亡几率增加。患者自身身体素质直接决定麻醉风险,其身体素质越好,麻醉风险相对较低,反之麻醉风险上升。
麻醉因素。麻醉过程中有很多风险因素,其分别是:准备不充分,对患者情况不够了解,麻醉药、设备等准备不足,在此情况下医生可能出现用错药的情况;麻醉剂误用,如烧伤面较大患者,应该使用琥珀酰胆碱进行麻醉,有时医生在判断相似病症时出现误判情况,导致错误选择麻醉剂,进而增加麻醉风险;操作失误,如气管插管放错位置,误放到食管中,麻药剂量过大等,小小失误会造成患者不适,进而出现各种麻醉并发症;管理不当,如使用椎管麻醉时,钠石灰失去作用,患者呼吸不畅,这是呼吸管理不当导致的,当患者身体未汲取足够氧气时,极易出现呕吐、空气栓塞等现象;麻醉设备故障,如设备漏电、计量装置刻度不准等,导致医生判断失误,加剧麻醉风险。
手术因素。对患者存在症状不加处理,如贫血、呼吸系统感染等,直接进行手术,进而出现麻醉风险。操作不当,手术设备对患者脏器长期压迫、胃肠牵拉动作过于用力等,这些错误操作方式都会引起麻醉风险。手术时患者处于不当体位,有时会出现呼吸不畅现象,从而增加麻醉风险。此外手术环境也会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通风不好、温度过高等都会影响麻醉效果,若医生在麻醉操作時聊天,导致注意力分散,也会加剧麻醉风险。
3 如何防范麻醉风险?
据相关数据统计,人为、机械故障是导致麻醉事故的主要原因,占事故的70%左右,其中有一半事故通过预防是能避免的。麻醉风险防范应该从各方面入手,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麻醉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风险,落实日常工作:平时多总结,不断完善自身麻醉技能,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麻醉时不要将负面情绪带进来;不断学习新知识,多与病人交流,学习先进麻醉设备的使用技能,避免麻醉时出现操作失误;医生间紧密配合,平时工作中与主刀医生、护士等团队成员建立良好协作关系,保证手术期间操作井然有序。此外,提升自身应变能力,手术时遇到异常情况能沉着应对。
工作环境必须调整到最佳水平:手术室设置在比较安静区域,保证室内温湿度正常且通风良好,灯光保持合适亮度,透明且不刺眼;医生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安静环境下快速完成手术;室内仪器摆放整齐,仪器接线用暗线接线方式,所有设备必须接地线,防止设备出现漏电现象,抢救物品放在离手术台较近位置,方便医生急救时取用。
手术室设备必须齐全。血压计、心电检测仪等是手术常用设备,在患者被麻醉后用于监测其体征变化,设施越齐全,手术风险越小。有时仅凭医生主观判断,很难把握患者情况,但随着监测仪器的增多,患者身体状况直接在仪器上显示,医生能集中精力手术,若患者突发不适能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