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初中生防灾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

2019-10-21华建明

写真地理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构建

华建明

摘要:初中防灾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初中生获得灾难的相关知识,掌握应对灾难的方法,具备应对灾难的能力的活动,深圳的防灾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对深圳防灾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索初中生防灾教育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防灾的能力。

关键词:防灾教育;教育体系;构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在大自然面前,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2018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而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灾情较过去5年均值明显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减少59%。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防灾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圳市初中生防灾教育现状

防灾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我国的防灾教育基本上是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始重视并发展起来,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在汶川地震中无一人伤亡的事迹让全国学校都开始重视防灾教育,深圳的各个學校每年都会至少开展一次地震疏散演练,训练学生避震救险的能力。然后现实还是不容乐观的,日本的防灾教育是建立在日本多发地震的基础上的。2018年11月26日上午8时左右,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深圳部分市民有明显震感,但是未发现深圳学校有报道学生进行疏散的新闻,由此可以看出,深圳师生的防灾意识还有待加强。

目前,深圳市教育部门非常重视校园安全,在安全教育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课程保障,要求各学校每周都要有一节安全教育课,防灾教育是安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各学校也非常重视安全教育,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要求做到讲安全、学安全。但是由于国家课程方案和课时标准的要求,学校必须开足开齐国家标准课程,而安全课程不在其中,导致学校只能利用班会课进行安全教育,效果无法保障。

其次,网络学习。深圳各学校均使用全国学生安全教育平台进行安全教育,平台的教育体系严谨、材料丰富、趣味性强,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其中防灾教育栏目制作精良,具有特色。但是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及家长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学生及家长学习的有效率较低,大部分抱着应付的想法。

第三,开展讲座。为减少对学校教学的干扰,各级教育部门出台了规范进校园活动的规定,而各个部门开展进校园的活动只有安全教育最理直气壮,同时也最低效。防灾部分讲师水平不足,缺少对学生教学的经验,内容陈旧,教育效果较差。

总之,深圳学校的防灾教育有落实,但是教育大多以说教为主,所以效果一般。部分学校引进了体验式安全教育,但效果有待检验。

二、初中生开展防灾教育的实际意义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高峰讲师认为:“灾难教育是在正视灾难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的关于灾难的预警和防治以及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防灾教育应该包括正视灾难、灾难预警、灾难防治和心理疏导四个方面。这里的灾难不仅仅指自然灾难,如地震、泥石流、台风、暴雨等,同时也包括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这些防灾教育对学校,特别是初中学校非常有意义。

首先,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且是社会高度关注的场所,一旦发生灾难,容易吸引到社会的关注。同时,学校是学生接受中小学生防灾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国家的政策引导,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开展中小学防灾教育的具体操作最终要由各学校落实,这是学校的责任。

其次,初中生是不断成熟的个体,在初中阶段,他们自我意识不断加强,进行防灾教育,更容易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遇到灾难的时候更需要大人的引导,而初中生完全可以自主地完成防灾行动,掌握一定的防灾技巧可以大大提高他们遇到灾难时的生存几率。

第三,初中生心理也日趋成熟,外界的变化对他们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发生灾难之后,他们的心理波动会非常大,对他们的心理疏导比较困难。因此防灾教育可以提前为他们进行心理建设,有助于他们灾难后的心理恢复。

因此,在初中进行防灾教育实际意义重大,对学生发展影响深远。而现在深圳初中防灾教育还停留在应急疏散演练和不成体系的课堂教育阶段。

三、初中生防灾教育体系构建

与知识教育不同的是,防灾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关乎生命,我们都希望这种知识永远不会用到,但是也希望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学生有知识可用。要做好初中生的防灾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意识,做好防灾思想准备

在灾害到来之前,谁都不知道灾害会来。学生不能仅仅把自己对灾害的认识局限在现有的深圳情况范围内,而是要放眼未来,老师要教育学生,深圳未来未必不会发生灾害,学生未来也不一定一直在深圳,一定要将防灾知识深深刻在脑海里。

(二)探索课程,建设合理课程体系

学校首先要明确防灾教育的课程内容,按照轻重缓急和深圳实际情况做好课程安排,如初一上学期重点安排预防台风暴雨教育,初一下学期重点安排防震教育,初二上学期重点安排消防教育,初二下学期重点安排预防泥石流教育等。有重点才会让学生学习得更透彻,而不是浅尝辄止,了解皮毛。

(三)各学科融合渗透

防灾教育不仅是学校领导的事,也不仅是安全主任、班主任的事情,而是所有老师的责任。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等学科都可以开展防灾教育,如语文的一篇文章、数学的应用题、地理的地质类型学习等等。

(四)探索防灾教育新形式

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防灾教育也会有很多新方式,如体验式安全教育。体验式安全教育是创设场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灾害来临时的情景,对学生触动较大,教育效果良好。但是体验式安全教育需要专业设备,费用较高,普及难度较大。这仅是新教育形式的一种探索,作为前沿城市,深圳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防灾知识水平,增强防灾能力。

总之,自然有她美丽的一面,也有狰狞的一面,在欣赏自然界美丽的同时,也要学习应对灾难的知识。防灾教育再次告诉人们,事物是两面性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就让防灾教育从初中生开始深化吧。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构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校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