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理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

2019-10-21姜野

锦绣·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评价分析土地整理

姜野

摘 要: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本文对土地整理工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评价展开了分析,旨在给土地整理方式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1 土地整理概述

所谓的土地整理,本质上是一种有关土地科学利用方面的总体规划项目,可实现对规划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促使田地、林业等方面的土地利用效率逐渐提高。同时,在土地整理的作用下,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为相关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2 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 对气候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的建设会对地区性气候造成影响,会将原本干燥的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比如,如果原来的地域是陆地,修建的土地整理工程之后就会变成湿地,地区的温度和降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2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的建设对土壤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比如,水库工程的兴建可以有效保护农田,防止其受到洪水的侵襲,合理调节地表径流,在干旱时期为农田供水。但是土地整理工程的建设会对下游平原地区的土壤进行冲刷,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如果输水管道出现渗漏情况,还会升高地下水的水位,带来土地盐碱化的重要问题。

2.3 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对河道下游的泥沙会带来非常大的改变,就拿三门峡工程为例,众所周知,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情况非常严重,为了防止地上河现象更加严重,在设计三门峡工程时就预想将上游的泥沙拦截在水库之前,但是这种设计却给上游的渭河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污染,河水变得更加泛黄,而且排沙系统缺乏合理性,泥沙淤积情况在黄河下游依然非常严重,这种现象极大减少了水库的蓄水量,而且也容易引发下游的洪涝灾害,给下游的农田和人们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日前,三门峡工程的改建正在提上日程。

2.4 对水文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的修建改变河流下游的水流量,水库在汛期可以截留洪峰,但是在非汛期也会截住基流,大幅度降低了河流下游的水位,周围地域的地下水水位也会降低,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游的河道、湖泊缺少水源发生断流甚至干涸;河流流量减少不能将其中的泥沙冲刷到大海中,造成入海口大量泥沙淤积,引起海水倒灌污染河流;河流流量减少会降低自净能力,任何污染的出现都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以发电为主的土地整理工程泄洪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对航运和水产养殖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2.5 对鱼类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建设会对洄游鱼类产生带来较大的影响,针对洄游鱼类的问题,政府通常会采用建设专门的洄游通道来让鱼类正常繁殖,而且也会增加人工养殖的数量来维持洄游鱼类的数量。以我国葛洲坝水利工程建设为例,针对中华鲟洄游问题就通过人工养殖方式来对这种物种进行保护,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效果是比较良好。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种河流都存在洄游鱼类,而且不同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别的,需要根据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河流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6 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建设不仅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对陆生生物造成永久性影响,直接破坏陆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会改变地区性气候,这同样也会影响陆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土地整理工程建设除了会给鱼类带来影响外还会影响水中藻类植物的生长,水体中氮磷含量的上升会让水体中营养成分增加。水库的修建势必会存在淹没区,会将动植物原本的生存空间淹没,新修建的道路会阻断动植物原本的生存通道,对物种的生存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3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3.1 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水环境的变化会带来诸如霍乱、疟疾等疾病,比如,三峡水库的建设就增加了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血吸虫病的流行性。

3.2 对文物的影响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人类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的文物,土地整理工程的建设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淹没区,如果淹没区中存在文物就会涉及到文物搬迁保护的问题。

3.3 对移民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对移民的影响与对文物的影响比较类似,淹没区中的原住民要搬离自己的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这些移民应该进行妥善安置,如果没有处理好人地矛盾,就会让人民对水库修建甚至对政府产生不满心理。淹没区中的工矿企业也需要搬离到合理的位置,否则就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4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措施

4.1 设置好有效的评价指标

(1)生物丰度指标参数,主要是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水平,其主要的参数包括林地(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草地(高覆盖率、中覆盖率、低覆盖率)、建设用地及耕地等;(2)植被覆盖指标参数,主要是反映评价区域内植被的基本覆盖率;(3)水网密度指数。这种评价指标的合理设置,可实现对水网结构、水域面积及数量等方面的科学评价,更好地了解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实践中水环境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得到有效的评价成果;(4)土地侵蚀指数,在设置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风蚀作用、水蚀作用以及重力侵蚀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要求,设置好土地侵蚀参数。

4.2 建立好高效的评价工作机制并实施到位

通过对基于土地整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与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需要建立好高效的评价工作机制,并将其实施到位,为相应评价成果的获取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表现为:(1)注重创新理念、专业理论知识在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的科学运用,确保这类工作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更具高效性,为相应的评价工作进行过程提供科学指导,增强土地整理方面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准确性;(2)当基于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机制建立好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实施,促使相关评价工作在开展中得到必要的支持,为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平的逐渐提升打下基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工程的修建会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视,尽量让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正面影响,减少不利影响,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坚,谭咪.广西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低碳世界,2017(16):143-144.

[2]何娇.贵州典型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D]. 2015.

[3]郭义强,郧文聚,黄妮,et al.土地整理工程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6,47(1):36-41.

猜你喜欢

评价分析土地整理
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分析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
优化土地整理 改善生态环境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教师对学生评教有效性的评价分析
贺兰县森林资源现状及评价分析
中专数学教学中优质课堂的实现途径分析
基于指数和法下的青阳县土壤肥力水平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