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上游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研究
2019-10-21孙文慧盛兆权李月高
孙文慧 盛兆权 李月高
摘要 根据1960—2010年大渡河上游逐日降水资料及汛期标准,运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这50年来大渡河上游汛期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关键词大渡河上游;汛期;时空分布;周期
中图分类号:P456.8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3-061-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3.024
大气降水是地表淡水的最主要来源之一,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资源正在逐年减少。由于全球平均降水周期短,约11 d左右,能够确保淡水资源的补给。但由于很多地区降水量年内与年际分配不均,往往造成各地旱涝灾害。中国是降水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700多万hm2田地遭受降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0亿~2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占全国主要自然灾害总损失的30%以上。因此,探明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中对1960—2010年大渡河上游月降水、年降水、无雨日、汛期等的时空变化与周期进行了评估分析,旨在探明大渡河上游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资料来源
文中所用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主要包括色达、壤塘、马尔康、阿坝、小金、丹巴逐日降水资料,其中色达1961—2010年,壤塘1963—2010年,阿坝、马尔康、小金、丹巴1960—2010年。
1.2研究方法
1.2.1汛期标准“汛期”一般是指一年中雨汛和水汛的高潮时期。雨汛,主要是指暴雨,气象上把12 h降水量≥30 mm,24 h≥50 mm降水统称为暴雨
1.2.2气候倾向率设某站某气象要素时间序列为y1、y2、…yi、…yn,可用多项式表达为:
式中:t为时间,单位为年。通常降水及温度气候趋势用一次直线方程描述,即y(t)=a0+a1t,a1×10,为气候倾向率,单位为℃/10年或mm/10年。
1.2.3小波分析用于检验气候序列周期,可以得到气象要素每一时刻在各周期中的位置,能更好地分析气候序列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大渡河上游汛期时空分布特征
2.1色达汛期持续日数、起止时间随时间变化
2.1.1色达汛期持续日数随时间变化色达1961—2010年汛期持续日数随时间增加,但增加趋势不明显(P>0.05);汛期持续日数介于131~319 d,1997年最长(319 d),1983年最短(131 d)。
2.1.2色达汛期起始时间随时间变化色达1961—2010年汛期起始时间随时间减少且减少趋势显著,气候倾向率为-7.323 mm/10年(P<0.05);汛期起始时间介于1月13日至6月5日,1993年最早,为1月13日,1983年最晚,为6月5日。
2.1.3色达汛期终止时间随时间变色达1961—2010年汛期终止时间随时间减少,但减少趋势不明显(P>0.05);汛期终止时间介于9月20日至12月31日。2003年最早,为9月20日,1997年最晚,为12月31日。
2.2壤塘、阿坝、马尔康、小金、丹巴汛期持续日数、起止时间随时间变化
(1)色达、阿坝、小金、丹巴汛期持续日数随时间变化均不显著(P>0.05);壤塘,马尔康汛期持续日数随时间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
(2)色达汛期起始时间随时间呈增加趋势(P<0.05),其余各站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色达、壤塘、马尔康、小金、丹巴汛期终止时间随时间变化不显著(P>0.05)。
(3)汛期持续日数主要介于130~300 d之间,但色达汛期持续日数在1993年长达319 d,阿坝1993年长达337 d,马尔康1973年长达329 d,丹巴1968年只有1 d。
(4)汛期起始时间最早主要出现在1月,但小金1990年出现在2月,丹巴2005年出现在2月;最晚主要出现在4月,但色达、壤塘在1983年出现在6月,丹巴1998年出现在5月。
(5)汛期终止时间最早主要出现在9月,但阿坝在1968年出现在8月,马尔康1968年出现在10月,小金2000年出现在1月;汛期终止时间最晚出现在12月,但小金1963年出现在10月,丹巴2004年出现在11月。
3大渡河上游汛期周期分布特征
3.1色达汛期持续日数、起止时间周期分布
3.1.1色达汛期持续日数周期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色达汛期持续日数22年周期较为明显,在1961—1972年及1997—2010年6年周期较为明显。
3.1.2色达汛期起始时间周期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色达汛期起始时间在1980—2010年10年周期较为明显,1984—2005年15年周期较为明显,1961—1987年22年周期较为明显。
3.1.3色达汛期终止时间周期分布色达汛期终止时间在1973—1980年4年周期较为明显,1985—2000年8年周期较为明显,1965—2010年20年周期较为明显。
3.2壤塘、阿坝、马尔康、小金、丹巴汛期持续日数、起止时间周期分布
大渡河上游汛期持续日数主要存在5、6、8年周期;汛期起始时间主要存在5、11、13年周期;汛期终止时间主要存在4、10年周期。
4结论
(1)大渡河上游汛期持续日数、汛期起止时间随时间变化不显著(P>0.05)。
(2)大渡河上游汛期持续日数主要介于130~300 d;汛期起始时间最早主要出现在1月,最晚主要出现在4月;汛期终止时间最早主要出现在9月,最晚出现在12月。
(3)大渡河上游汛期持续日数主要存在5、6、8年周期;汛期起始时间主要存在5、11、13年周期;汛期终止时间主要存在4、10年周期。
参考文献
[1] 吴付华,樊明兰,程琳.大渡河干流暴雨洪水特征初步分析[J].四川水利发电,2013,32(1):4-7.
[2] 程珂,周东升,李铭,等.大渡河流域近51年降水径流特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3,32(1):4-7.
责任编辑: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