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提升课外阅读质量的措施

2019-10-21许丕木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许丕木

摘要:为了保证课外阅读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制定完善的课外阅读培养对策,在此过程中,教师更要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063-01

新时期,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有效地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十分必要,课外阅读利于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要提高教学认识,通过有效的实践分析,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讨论,具体分析如下。

1.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质量的意义

1.1 可以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在许多优秀作品尤其是诸多正能量作品之中,学生非常容易找到自己的英雄形象,例如科学家、医生、军人、教师等。而通过持续的阅读,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来自“榜样”的力量,并且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将其学习,有效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水平,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文化水平。

1.2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传统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教材是最为直接且最为主要的传播工具,教师往往会利用教材,展开引导式的教学,尤其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教师会一一剖析,但学生的状态仍然以被动为主。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避免地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提升。而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发生,教师可适度展开课外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眼界。所以,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延伸学习,达到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

1.3 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驱动学生对课外读物的深入阅读和学习,能够切实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陶冶其情操,有效帮助学生达到个性化发展的目的。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会产生不同的个性,有的学生相对内敛害羞,而部分学生则开朗活泼。通过课外阅读的拓展,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个性特征,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更有价值的延伸课外阅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同时,驱动学生更好地成长,达到综合教学效果。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质量提升的措施

2.1 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阅读氛围。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学生的性格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其不同的阅读爱好给予肯定与支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也能彰显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尽量创建一个更为和谐、有序的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特征进行学习,开放、有序且包容的氛围,是鼓励学生持续展开阅读的关键,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更喜歡科幻类的故事阅读,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散文、诗歌集的自由浪漫。教师教学过程,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爱好,要求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为了保证阅读气氛,可以设立图书角,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展开提供条件。“图书角”对广大学生而言非常有价值,能够驱动学生深度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而教师在读书角的设置过程之中,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要素,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的图书角,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2 注重课外阅读指导,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如何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课外阅读的方法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的创新,是目前最为关键的议题之一,教师需要切实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为基础,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构建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以求全面提升其课外阅读的水平与能力,帮助其课外阅读工作全面开展。通常情况下,针对年龄相对较低的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之中应当主要以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趣味性的内容为主。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度增加一定的名著或科普类的内容。同时,教师要不定期地为学生展开课外阅读课程的专项指导,例如辩论课程、分享课程等,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在课外阅读的专项阅读过程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探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指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使用准确的方法展开阅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给予每一位学生更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科普。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阅读感受的理解,明确自身为什么要展开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获得什么知识内容。针对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要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力求达到最佳的阅读成效。

2.3 注意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积累是最为重要的阅读方法之一,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一方法补充到教材以外的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间转化为自己所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则需要从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长期、终身学习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宽视野,为后续的持续学习夯实基础。教师要实时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其阅读笔记或其他行为,用以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调整和优化,助力学生达到最佳的课外阅读效果,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将写作手法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不断强化给学生,使学生慢慢积累一些常用的语文表达方式,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十分重要。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文章或者是读物,使学生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小橘灯》还有巴金的散文等等。教师要重视学生积累的过程,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重视课前预习课外复习、认真听讲、做笔记、虚心好学等习惯。一旦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过程当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李芳芳.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16,(9):54.

[2]何玉琴.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探索[J].学周刊,2016,(9):51.

[3]王启智.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的合理有效开展[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7.

[4]毛生芳.刍议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8):103.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