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数学学科课堂提问的艺术
2019-10-21王海英
王海英
摘 要:数学在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数学学科的教学,在课堂上对恰当的问题进行提问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于一些提问的方式不断进行优化,这一举措在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对现如今已有提问手段进行简析,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水平
学习就是解除疑惑的过程,有了问题就能激发思维进行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问也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最佳通道,课堂的有效提问能够更直观体现课堂教学效果,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师生之间的共鸣。老师需要时刻把握恰当的提问方式,以免出现误导的情况出现。本文探究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其提出的一些改善策略。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现状
(一)课堂提问具有随机性
在现在的教学中已经有很多的教师意识到课堂提问的好处,也更加主动地运用这个方式在教学中,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缺乏计划性,对于内容方面的设置可能有所偏差,达不到所期望的目标。与此同时,在观察众多的课堂提问教学中,有许多的课堂存在着“是不是”、“对不对”这类问题,这些问题难以体现学生的思考,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提问这类无效的问题。
(二)缺乏学生的提问环节
现在的教学中,老师主导着课堂的进度,在课上的提问中主要是老师在提问题,检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少有学生提问老师的情况出现,这样产生的弊端是学生的疑惑难以当堂解决。没有了学生主动提出来问题,很难解决掉一些被忽视的问题,而老师也就难以全面了解到学生的把握程度,阻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堂师生之间互动少
在如今课堂的提问方面存在着老师学生缺少沟通的问题,形式固化,全程的沟通不足,更多的变成了一种形式。互动过程能够帮助师生共同进步,在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師单凭学生正确回出问题答案,就认为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此知识,这是片面的,在现实中,有的学生可能虽然回答出问题,但是思维方式可能是错误的,教师要询问学生的思考方式,用学生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解答的过程远比结果正确与否重要。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艺术
(一)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质量
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了解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了解之后有效的采取措施。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而不应该随便的设置,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提升教师提问的质量,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认识百分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该了解到学生目前所具备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还比较有限。如果教师直接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百分数,然后告诉学生百分数的特点,这样对学生思维的提高是没有一点好处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举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比如衣服上的一些成分含量,饮料上不同成分的占比等,然后再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类似的,然后再说出百分数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会有很大的学习热情,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会逐渐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在关键点处提问,提升教学效率
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重点,将重点的问题和教材中的疑点作为提问的契机,让教师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难题、化解疑问,从而才可以更好的突破教材中的难点。小学生由于经验和生理发展的局限,对数学知识中的抽象内容无法很好地理解,常常会出现记不住重点,理解不了题意的现象,因此,教师就需要展开适时的引导,对学生的难点进行恰当的提问,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学生怎样才能理解“余数一定会比除数小”的知识点,教师如果按部就班的将知识讲述给学生,学生固然可以理解,但只是生硬的识记。如果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计划和目标,讲重点,把握住难点知识进行试探性的问询,就会的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 ÷7=2 ……( ),让学生尝试下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数,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先填那个?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在不知道被除数的前提下,余数大概有多少种可能?可以将数值扩大到多少?原因是什么?在经过学生的层层思考之后答案自然就跃然而出了。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对数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等均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虽然近年来的新课改力度逐渐加大,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水平和效率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无法避免的是小学数学课堂之上仍然存在着难以破解的难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姜秀秀,闫德镇.小学数学有效性提问的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119-120.
[2]安仁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提问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