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构建方法分析
2019-10-21钱婷
钱婷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提升其人文修养,增强自己的人生感悟。因此,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小学语文为载体,对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构建方法分析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详细的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情景化;读写化;实践化
教师要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根本,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通过设计情景化语文课程、读写化语文课程以及实践化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一、情景化语文课程,活跃课堂氛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构建丰富有趣的信息化语文课堂,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课堂的氛围,营造了一个语文学习情景,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字的魅力。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情趣,而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即教师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运用生活化的事例来讲解概念和理论,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更快,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情景化语文课程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的情景,让学生沉醉于其中,这样更有利于开展课堂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去体悟文章中的感情,这样的教学更直观、更有趣、更吸引人,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
如,在讲解《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时,我就开展了情景化的语文课程。饿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幅蟋蟀的图片,并播放了《动物世界》的一则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请同学朗读“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我学生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修辞,并自己进行创作,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认真描述他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良好的课堂构建让学生仿佛字自己置身于一个蟋蟀的住宅里,更有课堂活动感。情景化语文课程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率。
二、读写化语文课程,增强学生能力
读写能力的提升基础就是要学会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搜集素材,联系实际生活,简单的收集,深入的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并将其转化成寫作能力。有些学生是没有思路,有些学生没有素材积累,学生没话可说就会失去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其实,我们生活中有随处可见的素材,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身边发生的事,家长们告诉自己的事,自己阅读时得到的感悟,学生都可以将其转化成作文素材,放进自己的作文当中。其次就要教师提供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与资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看看谁的积累本最精美,积累的好词好句最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全班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苏轼的《题西林壁》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一个良好的诵读,开展相关的读写化课堂。我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教师的范读,学习音频范读,逐步建立起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进行晨读、午读、晚读,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学习国学经典著作,如适合在早晚诵读的国学启蒙读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还有一些简单的古诗,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草》等,并指导学生将诗歌翻译成白话文进行小作文的练习,师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园国学学习气氛。读写化语文课程增强了学生能力,提升练习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实践化语文课堂,扩大学生视野
实践化语文课堂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只有理论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实践化的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力,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将生硬是文本转化为生动的表演,这样的转化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孩子都有表现欲望,老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这个机会,而学生要想将文章中的情节表现出来就应该首先认真阅读文本,然后熟悉背景知识、识记人物台词、感受作者心理,只有在经过这样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学生才能将表演进行好,而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可以不断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越表演越想读,越多读越会表演,两相促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例如,在讲解《文成公主进藏》这一课的时候,我就开展了实践化的课堂教学。我找两位学生分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角色,这样的表演会让学生记忆深刻,之后举行读后及表演后的交流会,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开展相关的读书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内容开展课外延伸的阅读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历史史料,指导学生进行更深的阅读,提升自己的综合文化修养,将历史与语文融合于一体,为学生播放电影,激发学生写下观后感。实践化语文课堂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多样化是教学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激发学生对于作品的更多灵感,从而激发更多的想象力,为生活与学习都增添乐趣。
参考文献:
[1]张顺珠.论小学的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J].教育观察,2016(9):39-40.
[2]梁隽.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