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三种方法
2019-10-21姚勇波
姚勇波
摘 要: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故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特点灵活采取合理有效的导入方式,从而使导入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简要探讨了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三种重要方法,即联系生活导入、演示实验导入、以旧引新导入。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导入;联系生活;演示实验;以旧引新
作为课堂教学的首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遗憾的是有不少教师往往忽视这一课堂环节,虽然能节省一定的课堂时间,但总体上是得不偿失。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及体会,简要探讨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三种常用方法
一、联系生活导入
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学科,换言之,其与实际生活有着广泛和紧密的联系。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大体属于初级范畴,这样的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也就是说,可以利用书本上的知识解释很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或是解决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这也正是近些年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备受重视的根本原因。而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来进行课堂导入,同样有着自身的优势,并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中和反应时,可以采取生活实例导入的方式,具体如下: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斯达舒胃药的广告,该胃药是一种治疗胃酸的药物,然后向学生说:“斯达舒为什么可以有效治疗胃酸呢?其实并不神秘,学习完这节课的知识,我们就可以解开其中的秘密。在课堂最后,我们再找同学加以解释……”(斯达舒中的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使得胃液中的胃酸减少,故可有效治疗胃酸,化学式为Al(OH)3+3HCl==AlCl3+3H2O)。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其保持较高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演示实验导入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实验在化学知识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简单的演示小实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也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用于导入的演示实验一般来说要在课前加以设计,实验要简单而富有趣味性,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课堂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固体物质溶解度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室温条件下,20克干燥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溶解于5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质量是多少?多数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70克”。这时教师不置可否,而是以课前准备好的用品进行现场演示,结果发现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8克(因为室温条件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有2克氯化钠没有溶解)。学生在接触溶解度概念前是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离奇”现象的,这就较为突出地引发了其认知冲突,使其带着疑问心理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而学生为了解开疑问,自然会比平时更加专注,思维也更加积极。这样就通过一个简单的演示小试验达到了课堂导入的目的。
三、以旧引新导入
化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相互之间有着较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可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特别是对于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内的各节知識来说,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与学生依托于旧知识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建立有机联系的过程。因此在教授新知识时,若能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或联系点,则往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出发点,这就是所谓的以旧引新导入,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更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首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以前学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继而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大体思路和方法:一般来说首先要切实理解反应基本的化学原理,然后确定制取该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最后思考怎样验证得到的气体就是想要的气体,这是三个基本的阶段。接着就可让学生遵循这样的思路和方法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不管是预习还是没有预习过的学生,在相互探讨之后,对于二氧化碳的制法就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进行了思维预热,从而为接下来正式学习新知识做出比较有效的铺垫。
如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三种重要方法,即联系生活导入、演示实验导入、以旧引新导入。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特点灵活采取合理有效的导入方式,从而使导入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秀清.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方法探讨[J]. 理科考试研究,2014(2):88-88.
[2]王春明,徐云婷.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方法初探[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3).
[3]韦桂兰.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C]// 2012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 2012.
[4]黄会敏. 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导入设计的实践与反思[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