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东盟媒体交流不断深化背景下专业融合的探究
2019-10-21朱明
摘 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各级媒体发挥区域优势,与东盟媒体进行了丰富多样的跨国新闻合作,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媒体平台,在广西与东盟媒体交流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媒体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围绕广西与东盟国家交流不断深入背景下专业融合机制构建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媒体;交流;专业融合;机遇;挑战
一、广西与东盟媒体交流融合不断深化背景下专业融合现状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与东盟国家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广西各级媒体发挥区域地位优势,与东盟国家媒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起广西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的媒体平台。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媒体与东盟国家的媒体深化交流融合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对当地文化传播政策、媒介生态环境、媒介市场竞争严峻性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深入等问题。
与此同时,也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带来了直接影响,比如人才培养机制滞后、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对此,想要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紧密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明确的导向与思路。
二、广西与东盟媒体交流不断深化背景下专业改革的机遇
(一)培养东盟“外语+新闻”人才,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把握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占据了交通的重要节点,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开放发展的新理念给南宁以至广西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带来了无限商机,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往来人才、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市场的发展与推进离不开人才的作用,所以培养更多懂东南亚语言、掌握新闻传播规律、熟悉新闻实务的人才,才能顺应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发展的趋势,才能满足交流交往过程中的外语应用型人才需求,消除语言障碍,促进文化的交融,让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传播交流更简单、便捷。
(二)促进产业深入融合,谱写互利共赢的时代篇章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仅包括文化思想的交流,还包括技术、产业的相互促进与发展。伴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复合式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市场、行业争相争夺的“香馍馍”,这些人才不仅能熟练应用东南亚国家语言,还掌握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等技术基础、媒体艺术创新能力及办公软件操作技能,他们满足了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悄然影响着人才培养机制。为了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将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使企业在专业人才、实践场地、实践机会等方面提供更多资源,与高校形成良性的资源配置模式,形成企业与高校双方互惠互利的局面,在资源、人力等方面都得到优势互补。
三、广西与东盟媒体交流不断深化背景下专业改革的挑战
(一)以东盟语种专业改革为基点,扎实推进语言应用
培养适合东盟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学生首要需具备听、说、读、写、译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能较为灵活地运用对应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基于这个出发点,各院校很有必要开展东盟语种专业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重视对课程、专业的改革实践,也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海外实践基地、与境外企业联合培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职业技能、文化素养等,将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专业背景、企业资源融入到教学各环节,提供尽可能多的企业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深入教学一线,通过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提供实践指导、承担教学任务等方式,给予学生更为贴近实际的帮助,从而缩短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应用之间的距离。
(二)以“技能+语言”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点,加强人才培养
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及一门东南亚语言,了解东盟国家文化,同时做到“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知识,提高人才竞争力;深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开设多方向培养的路径,结合学生的就业意愿、兴趣特长延展课程的内涵,促进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和专业性;加强实践实训,学校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前景,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实践机会,搭建学校与企业、政府、国际联合培养的广阔平台,使学生将专业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提升想结合、相促进,培养具有真才实学、极富个性,有思辨性,善于交际,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学生。
(三)扎实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建强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在培养学生的环节中占据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出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首要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应用型”的问题,通过加强教师挂职锻炼、兼职锻炼、提供技术服务等活动,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机会和专业实践能力。扩大教师的引进渠道和来源,加大“双师型”教师引进力度,从企事业单位、海外归国人才中聘请具有专业行业从业经历、具备专业资格证书、实践经验和能力丰富的专业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使其承担实践教学课程或實践教学任务,并参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中,使语言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推进产业链与专业链的融合,实现互利双赢
以广西与东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产教融合的导向机制,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既满足社会现实需求,又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形成校企合作良好氛围,实现互利双赢。学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教学实施计划、加强学生实践指导、探讨专业发展策略等,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培养、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相促进,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更贴切,使学生将来在就业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和独特性,能尽快地适应工作要求,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
广西与东盟媒体交流不断深化,对企业与高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追求,都应当是双方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所以我们以历史发展使命和机遇来考量,结合目前一带一路媒体合作新风向和新要求各东盟语种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所提供的机遇,高校校要主动开展教学改革,以东盟发展需求的出发点,坚定不移的开展教学,共同培养高质量的东盟语种+媒体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媛媛.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用性研究——以新闻写作学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2)
[2] 吴航行.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之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探究——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19(11)
作者简介:朱明(1984-),男,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与东盟媒体联合协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KY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