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三法”
2019-10-21杨丽美
杨丽美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之一,语文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然而,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少,素材积累不多,因此对待作文没有兴趣,在写作时常面临无从下笔的困境,即使把作文写完了,其内容往往空洞单一,情感贫乏。那么,在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就有必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采取以下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小学作文教学落到实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写作兴趣
在情景作文教学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情境作为背景。创设情境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对情境先进行设计,提供一个特定且具体的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环境体验。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基础上,能形成感悟,这样让他们把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作文内容就会真切有情。语文老师也可以结合文本教材,由文本教学延伸到作文教学,由文本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例,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课本中有《小动物》一课,语文教师在教授文本内容时可以创设情境内容,让学生能感受到冬天情境氛围,想象感受小动物如何在冬天里过冬。通过本篇课文学习后可以要求学生延伸到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课外相关的写小动物的文章,也可以在学习本篇文章后,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扩展和续写。这种通过文本学习创设情境教学的模式,既让教材的文章成为学生作文的一个范文,营造了一个作文情境,小学生可以按照教材的文章行文结构模式进行作文,也能激发小学生写身边熟悉的小动物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科学,培养了题目探究情趣。
二、积累佳句,丰富语言
语文学习离不开名句佳句积累,这不仅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子,特别是要让学生积累名句,并学会运用。因为佳句不仅可以给小学生一种可以模仿使用的模板,而且还能激发小学生在积累佳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出属于学生个人的表达习惯。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第一朵杏花》一文。這篇文本课文通过饶有兴趣的文笔,描述的是竺可桢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然后判断出杏花开花的时间。文本中有“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醒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一句,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里万物复苏的场景描述得形象生动。绿、青等颜色描述出了春天来临时植物的颜色,为静态表达;皱、鼓等动词又描绘出了一种动感,整个语句采用了动静结合写法。像这样的佳句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在对这些文本教学时就该要求学生背诵这些佳句,学习佳句中使用的比喻等修辞手法,并在平时的作文中灵活运用。
语文文本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小学生对佳句的学习不能仅是死记硬背,而是为了学习这些佳句的结构和修辞,并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帮助他们增加作文文采,提高作文水平。如,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燕子》一文有“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在这句话里运用了拟人修辞,同时还有短句。语文教师就该引导学生学习这个句式的特点,因为短句节奏感强,间接且有力,语言具有气势,能体现欢快的节奏。在本文学习后,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同样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描述他们生活中的某个风景,达到现学现用,长此以往,学生在运用中便能掌握这些技巧,在作文写作中便会灵活运用了。
三、精彩的修辞为文章添彩
修辞在作文中的运用能够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修辞,增加作文的文采。特别是在教材文本学习时候,要引导学生掌握修辞,并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例如,比喻是语文作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修辞表达,比喻的运用可以为文章增加不少亮点,使我们的文章意味深长、意蕴丰厚。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在课本的讲述中帮助学生感受、学习并灵活运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庐山云雾》中有些比喻堪称精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短短的几句比喻和排比就把庐山云雾描述的细致而有韵味,仿佛身临其境。在文章中云雾这种抽象的东西得以具象化,亲切可感,文章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正是比喻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在作文片段或整篇作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这种作文教学方式让学生作文,他们作文的一定会大放光彩。
总之,作文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表述能力的带动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文本教学和作文教学中从创设情境、积累佳句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