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探讨
2019-10-21高华先
高华先
摘 要: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成,是教师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所以,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氛围”与“注重开展数学动手实践”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论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和基本策略,希望能为广大的一线数学教师提供有益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目标;情境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要彻底转变和摒弃传统单向传授与灌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努力构建高效課堂。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继续学习和进步,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组织和建设。
一、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几十分钟。在这有限的几十分钟内,教师不可能向学生全面教授和灌输数学知识。显然,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才能实现高效教学,也可以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各个环节,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快乐。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们科学地设计了教学目标。与此同时,笔者还在教学中为学生们设置了提问题环节,具体问题如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怎样可以简便计算它们的周长?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又如,在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学生需要掌握“底”、“高”、“乘”、“除”几个概念,如果这几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没有掌握,学习都将无法进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使学生掌握这几个概念,如此才会使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更好地做到迁移与运用。
二、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氛围
知识是在情境中产生的,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为小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提升自身创设数学情境的能力,从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与手段,将数学知识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呈现与展示出来,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和活力,实现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和认识,让学生也能更好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内容和内在规律。
例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呈现与展示出来,创设更加动态、形象的数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具体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同物体进行平移、旋转等运动变化的过程,动态地对这些过程加以演示。如此就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同图形平移、旋转的相关知识,运用视觉感官更好地投入学习中。而且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一动态的过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对多种图形进行相应的联系。由此可见,多媒体在数学情境创设中的有效运用。
三、注重开展数学动手实践
小学数学也是一门注重实践和操作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便需要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组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机会,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和深入整个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之中,掌握数学原理和本质规律,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动手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用一些材料来剪一剪、拼一拼,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可以深刻认识到一些多边形的性质,从而知道它们面积计算的一些规律。又如,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为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实际地制作一些模型,尝试自己实践一下,观察不同图形做不同运动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以此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比课堂上教师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数学实践。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组织和构建是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新课改下每位教师的必然追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学习,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来促进数学课堂的转型和升级,最终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石翠琴.试论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51):135-136.
[2]顾大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