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互动课堂高效构建的实践路径探究
2019-10-21陈梦晓
陈梦晓
摘 要:伴随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如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课题,而全面提高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效果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文章就立足初中语文互动课堂高效构建,针对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做出明确的论述,即: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理想的互动情境;强调以问题为主导,形成课堂基本部分的师生与生生互动;突出“师生互评”作用,为不断提升互动课堂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课堂;高效构建;实践路径
引言:
由于语文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文化感知力、阅读理解力、情感表达力全面培养的重要平台,所以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极为必要的,而互动课堂的高效构建显然是最佳渠道。为此,文章就以此为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论述观点能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启发。
一、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理想的互动情境
毋庸置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的全面互动必须要有足够的理想条件作为支撑,由此才能激发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其他同学保持良好互动的兴趣,为互动课堂的构建提供重要前提。在此期间,创设理想的互动情境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而先进的教学手段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在这里,广大教师必须注意到课前准备工作的系统性,以及课堂导入部分的高效性。从课前准备工作出发,教师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重要的结合点,并且立足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将相关的教学素材进行广泛搜集与整理,教学素材的类型既可以图片形式存在,也可以视频或音频形式出现,为课堂互动情境的创设带来真实感。而在进入到课堂初始阶段之后,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为铺垫汇聚学生的视线,并调动学生思考与交流的积极性,而铺垫的问题要做到与教学素材的息息相关。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随即将课前所准备好的教学素材通过先进教学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有实践经验加以借鉴。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学生自然能够产生与其他同学分享自身想法的欲望,互动情境也会在无形中创设出来,这也正是高效构建互动课堂最为有力的基础所在。
二、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形成课堂基本部分的师生与生生互动
在课堂基本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针对“新知初探”与“核心精讲”两个环节,分别开展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在此期间,互动话题要极具导向性,由此确保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引导和启发的机会。就前者而言,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情感表达来创设互动话题,因为只有与学生日常学习或生活相关的元素融入进来,才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与交流。并且教师还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将其观点与学生积极分享,倡导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辩驳,在博弈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力求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课上所学重点。就后者而言,教师要针对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內容,让学生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去感知,进而提出生生间互动的话题。在这一过程里,教师要做到既要将权力下放,又能掌控全局,倡导学生自主进行观点的分析、讨论、总结,最终将互动产生的结论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分享,形成再次博弈的局面,达到加深互动效果的目的。这样显然微课堂营造出了理想的教学氛围,学生也能更好地击破教学难点,让课堂“基本部分”教学过程必然会变得更加高效。
三、突出“师生互评”作用,为不断提升互动课堂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在进入到“课堂总结与评价”环节后,教师不仅要以引导的方式,先让学生说出课上所学习的重点内容有哪些,难点又是什么,并针对学生的表述进行补充,帮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本课究竟学了什么,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随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师生互评”活动,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明确课上学会了什么,哪些知识点还要进一步的加强,课堂学习状态如何,以及为学生提供课后知识巩固与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方法。其间,针对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而言,评价的内容既要包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又要涵盖学生互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为之提供切实可行的强化与调整方案,为学生学好本课内容树立其强大的自信心。就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来看,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互动过程中的真实看法与建议,在得到学生确认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今后互动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基本立足点,进而确保互动课堂构建的高效性,而这显然是不断提升互动课堂质量的重要保障条件。
结论:
综合上述论点,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打造一条极为高效的互动课堂构建路径并非易事,教师不仅要针对互动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与生生互动的手段做出合理选择,还要针对课堂总结与评价的互动方法加以高度明确。为此,在今后教研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加以深入探究,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始终保持高效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管春凤.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6,(61).
[2]李文华.初中语文如何增强互动性教学[J].新课程(中).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