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教学方法在职高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21陈华升
陈华升
摘 要:新课标理念的渗透与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促使职高生物教学方式迫切需要创新变革,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改变传统职高生物课堂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立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从更新教学思想理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信息技术加强交流互动,呈现知识化解难点;任务驱动呈现学习内容,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完善多样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等几个角度切入探究如何在职高课堂中让学生认识到生物魅力,愿意积极参与到生物学习活动中。
关键词:职高生物;多样教學;实施策略
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独唱“独角戏”,站在讲台上给学生灌输源源不断的生物知识,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并非简单的应试考试知识传递,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生物知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革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投入到生物知识的探索中,帮助学生完成生物知识学习目标。
一、教师更新教学思想理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很多职高的教师教学时依然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展开教学,而随着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育观念,对生物教学做好前期的充分准备,这种准备工作不仅仅是研读教材和学情,更多的是寻求如何在课堂中营造和谐、宽松且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基于生本思想,遵循事先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有序教学。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生物知识,并在课堂中抓准契机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发生在我们身边事情与生物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生物的教育价值有真切的感受。同时,教师在优化教法的过程中也要能够采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合作探究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能根据学生的既有认知水平采用梯度化的教学引导学生。
二、信息技术加强交流互动,呈现知识化解难点
职高教师承担着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相结合的责任与义务,针对职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积极性较差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信息技术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呈现的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等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学习有关的生物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教学重难点。
比如,教师若在课堂上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可以事先将相关的知识点制作成图片、视频和音频的形式,并将主要知识点罗列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等,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现理解,能有效提升其教学有效性。
三、任务驱动呈现学习内容,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教师将既定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在任务驱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既有旧知识巩固新知识,能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对于职高生物中的育种问题,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两种不同性状的小麦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这两种小麦哪种更符合农业生产需求”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思考小麦选种的问题。在任务布置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既有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在交流过程中对其中涉及到的生物知识点加深印象,同时在交流中促使学生得出最终的学习答案,教师再此过程中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并给予客观的评价。
四、创新完善多样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需要对学生实施积极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积极评价学生的教学行为,让学生树立自信,产生学习内驱力。教师在职高生物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积极评价,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取得进步。
比如,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表现优秀和需要进步的地方提出建议,在中肯的评价过程中促使学生进步。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评价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补充自己的评价看法。这样,在多元的教学评价过程中促使学生得到质的飞跃和进步。
综上所述,对于职高学生而言,职高生物这门学科抽象晦涩难懂,教师在探究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转变教学思想,基于生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多元的教学方法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课堂的知识探究过程中,在有效教学手段的推促下保障职高生物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正兵.浅谈信息技术与职高生物课程教学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21.
[2]过磊明.浅谈职高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成功(教育),2012(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