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0-21李武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李武平

摘要:新高考下历史学科对高中生的教育目标主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素养。基于此目标,教师要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重心,以新高考改革方案为核心,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独立的历史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的高考正在改革中,新的政策与改革方案已经出台,新高考下历史学科对高中生的教育目标主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素养。基于此目标,教师要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重心,以新高考改革方案为核心,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独立的历史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培养的核心素养

(一)唯物史观

科学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它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学科的教学时,要从唯物史观的中心观点出发,结合实际的史实,阐明历史发展的本质,让学生明白唯物主义的必要性,并学会使用唯物史观正确看待历史、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史料证实与时空观念

历史这一学科,尤其重视史料。历史追求真实,而史料是最直接的研究来源,因此历史的研究和学习与史料是分不开的。史料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文字资料史料和实物资料史料,当然对于高中生来说,文字资料史料就足够了。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須阅读和学习文字史料,这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具体历史,同样也是高考内容所提出的要求,它能帮助学生记忆历史时联系实际,并学会在具体事件中分析总结规律和意义,细化学科知识框架。

在历史的学习中,经常存在一种现象:学生对时代的认知模糊。例如,不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前后顺序,对古代朝代更替的认识错误,这种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毕竟基础知识不打好,整个知识体系都是扭曲的。因此,教师先帮学生建构基础的时间顺序框架,纵向历史可以借助简单的顺口溜,让学生记住朝代顺序,而横向历史,教师在讲课时经常将同一时代或同时发生的历史列举出来,做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另外,还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增添课堂的活力,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

(三)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

每段历史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教师在进行历史解释时,要站在时代的立场上,辩证地阐述史实与问题,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国情怀,引发学生对历史的自我思考,不偏激,公正明确地做出结论。

学习历史,不只是为了了解过去发生的事,而是为了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以史为鉴。对于粗浅接触历史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学习历史,会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文化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其中,家国情怀是典型的例子。比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单元时,学生们会对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技术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学习近代史时,会对屈辱的历史产生愤怒、悲慨的情绪;了解中西方历史上的伟人、学者时,会由衷地向往以及实践他们的精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这种情怀的熏陶下,有利于培养出正直善良、富有责任感的青年。

二、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调整

(一)教学时融入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不单单是知识的灌输,还有观念的传递。历史虽说是记录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它往往具有主观色彩,而高中生是非观还比较模糊,个人情感很容易被支配。所以,教师需要有正确的判断,适当地在课堂讲学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感情是比较容易感染人的,这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人地理解史实。例如,教师在讲世界大战时,表达对法西斯和战争的痛恨与厌恶,对受害人民的同情与惋惜,引发学生的共情,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树立正义、爱好和平的价值观。

(二)突破原有教学方式,确立新的教学理念

历史作为一门典型的文科类学科,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而现在很多历史的教学就是重点要求背书和做题,一切都为高考做准备。这种情形下,学生短时间内或许有着不错的知识量,但是,一旦高考结束,完成学习任务,脑海中的历史知识就会快速流失,因为学生们只是生硬地记忆文字,并没有理解其代表的真实意义,这种教学实际上是偏离了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教师应该重视历史课程的教学,制定的教学方案应针对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立足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宗旨,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去调整优化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积极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

(三)调整对习题训练的观念

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普遍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大量练习解题,解题思路基本上是根据教学重点和类型题目进行作答,再有就是从记忆中翻取相关内容。以堆砌题量的方式来寻找答题方法,不仅效率低,还无法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教导学生正确运用历史知识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正莲试论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8+26.

[2]党思伟.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D].华夏教师,2018(23):22-23.

猜你喜欢

新高考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