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课堂导入

2019-10-21曹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高中化学

曹宇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而导入是课堂的开端,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如一部戏剧的“序幕”。“序幕”越是有趣,越是能引起观看者的注意,观看者就越是有将戏剧看下去欲望,而我们的课堂就是一场戏剧表演,为了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让学生有继续听课的欲望,那么课堂的导入就是一个重要的“序幕”。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媒体等因素列举了部分课堂导入的方法和实例。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联系生活实际

一个好的导人能够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开启思维,引发学习动机,并且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为课堂的教学和学习铺平道路,同时能提高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对课堂导入进行深人研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媒体等因素,针对高中化学课堂导人的方法,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实验导人法是化学学科的亮点、特色,我们在化学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利用实验。特别是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唤起注意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在实验导人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语言讲解和实验相结合,尽量让学生一起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案例I:俗话说:水火不容,所以消防员救火一般都是用水或二氧化碳。但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不信且看,这是一瓶可乐,里面的有二氧化碳气体、有水,我将用这瓶可乐来点火。这里有一团棉花,放点淡黄色的粉末,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演示实验)。这并非魔术,而是科学,棉花为什么会燃烧起来呢?无论是可乐里的水还是二氧化碳,都是用来灭火的呀,是谁点燃了棉花呢,是它(展示过氧化钠试剂瓶)我刚才在棉花里包裹了这种淡黄色粉末,这是一种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

案例I:点燃蜡烛一般都用火柴,但是今天我将用浓硫酸点燃蜡烛。演示实验:预先在蜡烛灯芯周围放置少量蔗糖和氯酸钾混合物粉末,用滴管向吸取浓硫酸,滴在蜡烛的灯芯上,蜡烛被点燃。浓硫酸能点燃蜡烛,那么稀硫酸能点燃蜡烛吗?我们再来做一个对比实验。(演示实验)都是硫酸溶液,为什么浓硫酸能点燃蜡烛而稀硫酸却不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故事导入法

教学是一种艺术,衡量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是教师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人浅出。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寓意深刻又幽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这是众多课堂导人方法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之一。在故事导人法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要有真正讲故事的感觉,要通过故事和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I:在化学史,有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那就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大家都知道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由谁发明的吗?对,那就是门捷列夫,门捷列夫和法国的化学家德布瓦绍德朗还有一段小故事。故事发生在1875年,法国的化学家德布瓦绍德朗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镓,并公布了他所测得的镓的主要性质。不久,他收到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信,信中祝贺了他的发现,却又指出镓的密度的数值是错误的,应该在5.9-6.0之间,建议重新测定。“不可能呀,要知道当时世界上只有我手里有一小块金属镓”,德布瓦绍德朗不相信会有这样的的事,回信说不会错。但门捷列夫再次去信,坚持自己的观点。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德布瓦紹德朗重新提纯了镓,测得密度为5.94,与门捷列夫的预测惊人相似。那么门捷列夫为什么就能预测镓的密度大小呢?实际上他就是利用自己发明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未知元素的性质进行推理。既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么厉害,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案例I: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富婆镶了一个金牙,但有一次因意外事故,她的金牙旁边的一颗牙齿破碎,牙医为她补了一颗不锈钢牙,金牙和不锈钢牙紧密挨着,大家可以想象那个画面有多美。但是从那次意外事故之后,富婆就留下了“后遗症”,经常夜间失眠、头疼欲裂、心情烦躁,为此她拜访了很多当地的名医,使用当地最先进的仪器来检查,但是都无功而返。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化学家很快就找到了她的病因。你想知道这位富婆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吗?年轻的化学家又用什么方法解除了她的烦恼呢?学完今天“原电池”这节课,大家就能知道答案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法

化学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如果能运用一些生活常识来引入新课,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案例I:(预先准备好一个刚削好的苹果和一个削了很久的苹果;一杯刚泡好的绿茶和一杯泡了很久的绿茶;一颗崭新的铁钉和一颗生锈的铁钉。)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刚削好的苹果是这样的颜色,有点偏绿的颜色,时间放久一点就变成了这样的颜色了。再有生活中刚泡好的绿茶放久了就变成了这样的颜色。崭新的铁钉长期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变成这样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氧化还原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类化学反应。

案例I: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用一只手的手指掐一下另外一只手指的指甲盖,大家观察一下,能不能迅速地变回你指甲盖原来的颜色。如果不能快速地变回原来的颜色,说明你可能贫血,贫血的种类有几种,其中一种就是缺铁性贫血。如果患有缺铁性贫血,我们可以吃一些补铁的食物,例如,木耳、海带丝、皮蛋瘦肉粥、猪肝等等。如果贫血较严重的话,就可以吃一些贫血的药,例如,乙酸亚铁片,而在这个药物的服用说明中说到了:与维生素C一起服用效果更好,那么为什么亚铁盐与维生素C一同服用就比较好呢?维生素C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铁的重要化合物。

关于课堂的导人方法还有很多种,例如,设问导人法、实物教具导入法、复习导人法、热点新闻导人法、音乐导人法、直接导人法等等,但是无论是哪种导人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所讲授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导人方法,如果有一个亮人耳目的导人,一定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其学习主动性。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还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习新课,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邵细芳,欧阳氰.浅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N]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03).

[2]肖荣,黄宏新,车云霞.论课堂导入及其设计[N]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04).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